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卒中预警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5-04  浏览次数:548次

      作者:金 锋 袁淑霞 作者单位:(四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0)

      【关键词】 脑卒中;溶血磷脂酸;磷脂;预警

      据报道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与LPA极性相似的磷脂(AP)检测对卒中发生有重要的预警作用〔1,2〕。我科2004年从北京医科大学引进LPA和AP检测以及卒中预警评估软件,预测可能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并给予干预,从而起到早预防、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就诊的400例患者,男258例,女142例,年龄60~82岁,平均69.5岁,就诊时头晕206例、头痛140例、记忆力减退98例、合并高血压158例、高脂血症102例、糖尿病108例、肢体麻木94例。

      1.2 方法 对上述患者测定LPA和与AP,取空腹静脉全血4 ml,采用北京泰福仕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总磷脂分析试剂盒(LPA&AP),产品注册号:国食药监械(试)字2003第305026号。按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生化室制定的实验操作流程,测定患者血浆LPA/AP的值,然后将数值和临床症状输入计算机卒中预警软件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

      1.3 检查前注意事项 (1)禁吃磷脂、卵磷脂,近2 d不应吃蛋类;(2)检查当天早晨空腹,可以适当饮水;(3)检查前至少1 d不要饮酒,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4)女性月经期禁止采血检验,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结 果

      LPA增高160例,AP增高300例。7 d内卒中评分3分以上95例,3个月卒中2分以上158例,7 d内卒中概率73%以上85例,参考概率70%以上120例(在排除各种假阳性情况下)。对LPA/AP均增高的160例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拜阿斯匹灵)及改善脑供血的药物,或其他抗血栓形成药物治疗,对于单纯AP增高者给予改善脑供血的药物,1个月后复查LPA/AP,LPA/AP下降到正常120例;AP下降到正常150例;没有改变为30例,临床症状消失250例,改善120例;发生缺血性脑梗死30例。

      3 讨 论

      卒中预警可对有脑卒中发生危险的患者给予警示;对所谓“健康人”评估其今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事件的危险;能了解患者体内血小板是否处于激活状态;是抗血小板药物效果判定的一个标记物;从一个侧面了解已经发生梗死的患者,梗死发生的过程是否稳定,能否进展;判定近期(3~6个月)脑卒中发生的危险系数〔3〕。临床上有很多以预警为目的的方法检测血栓的形成 。这些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物理、细胞生理、血液生化等几个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从预警角度看,这些方法与临床表现符合程度不够好,难以指导诊断,对临床预防治疗的意义也有限。

      近来研究表明,LPA及AP都极为重要。AP是基础,AP不高、单独LPA增高者一般不能预警。根据临床几年来的实践结果,LPA/AP增高的患者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治疗,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发生缺血性卒中。所有这些发生卒中的患者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两项测定值都增高者,而不是仅仅LPA增高。因为LPA是血清的正常组成部分,是血小板激活时释放出来的,反过来LPA的释放又会使血小板的聚集增强,从而形成血栓,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血管腔堵塞〔4〕。AP的化学本质是一种磷脂,是磷脂裂解后产生的,AP在脑缺血、特别是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后释放到血浆中,因此可以作为脑损伤的一种灵敏的标志物。AP增高表明缺氧、脑供血不足。AP非常灵敏,小血管支配区的缺氧也可监测到,且反应迅速,AP还可以检测非缺血性缺氧;还可以检测到由于氧耗过高而不是氧供应不足导致的组织相对缺氧;所以AP增高表明有卒中发生的危险。研究表明,当患者刚刚出现缺血症状后,血浆中LPA开始升高,抗血小板聚集是降低LPA最有效手段,从而改善脑供血,而改善脑供血的方法,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LPA/AP也降到正常水平〔5〕。

      【参考文献】

      1 王艳华,李 冰.中风预警评估系统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11(3):1334.

      2 宋来春 ,常立国,许红霞,等.LPA、AP检测在卒中预警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20):489.

      3 黄世昌,伍期专.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心)脑卒中〔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 ;23(1):1  4.

      4 孙玉蘅,伍期专,姚存姗,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初步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 ;82 (4 ):22931.

      5 伍期专.溶血磷脂酸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病因学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5 (2 ):779.

    ↑上一篇:6羟基多巴胺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中1433蛋白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蕲蛇酶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