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15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0-07-29  浏览次数:544次

      作者:张鸿志 作者单位:025150 内蒙古赤峰,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微创穿刺方法治疗颅内血肿。方法 选择150例颅内血肿病人,通过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方法治疗颅内血肿病人,在治疗中观察病人病情、血肿引流量及血肿性质的变化,复查CT,2~7天拔针。结果 150例病人中有6例死亡,其中术后家属放弃治疗3例,1例突发再次颅内出血死亡。其余144例全部生存。16例留有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穿刺治疗颅内血肿方法简便、定位准确、费用低、创伤小、安全有效,可较彻底清除血肿。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穿刺

      我院自2005年至今统计有150例颅内血肿病人,这些病人均采用微创穿刺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其中男101例,女49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21天。其中外伤性颅内血肿52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106例,产伤1例。经CT扫描示:后颅窝血肿12例。幕上血肿为138例,硬膜外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12例,150例病人用多田公式计算:V=π×L×层数(sline),血肿体积最大200ml,最小8ml。

      1.2 手术方法 经CT扫描定位,确定血肿中心与头皮体表最近处定位,避开颅内血管投影,常规头皮消毒,局麻生效。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血肿中心与体表最近距离为穿刺针的长度),用电钻在无菌条件下将穿刺针头快速置入血肿中心,抽出针芯,拧紧针帽,接好导管,抽吸血肿,并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2万u,夹闭4h后开放外流,每天冲洗血肿腔并注入尿激酶2次,动态观察病人病情、血肿引流量及性质变化,复查CT,2~7天拔针。

      2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6例死亡,其中术后家属放弃治疗3例,1例突发再次颅内出血死亡。其余144例全部生存,这些病人中后颅窝血肿,硬膜下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全部生存且恢复良好。经随访16例留有偏瘫,生活不能自理。

      3 讨论[1,2]

      颅内血肿,特别是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病情危重,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除及保守治疗外,外科手术方法有“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穿刺治疗技术”,其中穿刺技术又分“硬通道穿刺技术”和“软通道穿刺技术”及“立体定向方法颅内血肿清除技术”,但开颅手术方法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还要受病人各种身体条件、经济条件和所处医疗环境的限制,适应证较为局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法简便,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护理方便,局麻定位,安全有效,其特点为针钻一体结构,且具有自锁功能,可以较彻底清除血肿,不需复杂设备及环境,易于边远山区及基层开展。特别增加了针形血肿粉碎器,对残存的血肿及坚密的血块通过血肿粉碎器,对血肿击碎,保证术后血肿引流效果,但应说明的问题如下:(1)手术时机:一般对高血压出血病人,在出血4~6h后进行,但特别是病人病情进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意识状况持续加重及脑疝前应及时清除血肿,这样可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打破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2)穿刺方向:一定要以CT片上血肿最大平面上测出的血肿中心距头皮最近距离,此点一定要垂直此平面所在中线平面,穿刺时应避开大血管,静脉窦及重要功能区。(3)禁忌证:①多功能器官衰竭或已处脑死亡病人;②家属及病人不愿接受此种手术者;③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病人;④长期服用抗凝药及凝血机制障碍者;⑤心肺功能衰竭,可能在手术过程中呼吸心搏骤停者。

      【参考文献】

      1 赵荣智. 高血压脑出血CT分类及判定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法的意义. 中华外科杂志, 1986, 24(11): 674.

      2 陈牺光.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术. 大连医学报, 1991,13(2):56.

    ↑上一篇:保留椎板骨桥“开窗”术治疗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48例分析
    ↓下一篇: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