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变枯燥为生动的神经外科多媒体教学

    发表时间:2011-08-19  浏览次数:656次

      作者:徐锋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 神经外科(221003)

     

      【摘要】目的:运用多媒体把教学变成可视、可读、可听、可回放易于联想记忆的直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方法:重组教学结构,运用多媒体丰富的视频、动画能力,实际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回放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联想记忆和理解。结论:多媒体课件有机地融合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和不断调控的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 神经外科;多媒体教学改革;直观教育

      神经外科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古代神经外科可追溯到远古骨化石上的神秘骨洞。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显微神经外科开始于1968年,由瑞士人Yasargil教授开创。1980年后影像学(CT、MRI、DSA)的大发展才使神经外科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快速的发展和无数的学术空白给神经外科学者留下了无限探讨的空间,使这门学科充满了魅力。

      然而前期的学习留给医学生很大的困惑。结构复杂的解剖,总也搞不懂的神经通路,总也记不住的神经核团,永远记不完的神经综合征。还有那颅底骨上过神经、血管的孔、裂、管、沟。初涉这个领域时总感到无所适从。学生普遍感觉枯燥难懂,学习兴趣减低,教学效果欠佳。如教师期望在短短的4个课时里把众多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并希望被深刻理解消化确有很大难度。

      理解了问题的症结,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给教学改革带来希望。首先我们改变了以往简单利用PonerPoint幻灯,变相的把板书教学转换成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视频能力,实际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回放的能力,把教学变成可视、可读、可听、可回放易于联想记忆的直观教学模式。通过直观的感知刺激不断强化,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感知表象,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化学生记忆认知效果[1]。

      传统的神经外科的教学分为教时相等的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脑外科基础理论。包括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等。后一部分是颅脑外伤。以往教学都是分开讲授,教学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和临床相隔离,仅是罗列各种概念,缺乏知识的相互渗透和教学的相互穿插。由于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病种复杂往往使学生很难理解记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进行以下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理论和临床结合记忆,形成联想,建立牢固记忆。为以后进入临床能较好运用打下基础。

      1 加入神经外科史的介绍(5分钟)

      用故事形式配背景音乐讲授神经外科发展史。多媒体展示发展的阶段时间和著名神经外科医生。作用:安静课堂,激起兴趣,引入主题。

      2 压缩脑外科基础理论教授时间(35分钟)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准备,利用多媒体动画、结构图等讲解,务使学生建立联想,理解基本概念理论,达到精确记忆。我们在与学生座谈中了解到,运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易懂,可显著提高听课的效率和上课的积极性及知识掌握程度。对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解释比文字解释容易理解。将脑水肿、脑疝内容后移。

      3 临床病例讲解颅脑外伤。(110分钟)

      目前讲课的教师基本同时都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而且根据教学安排次周学生就进入临床见习。依据这个特点,我们把丰富的临床病例引入教学。从典型病例讲解疾病的临床症状、体检、诊断、病理病生、治疗。加入脑水肿、脑疝的概念、病理病生、解剖。充分运用多媒体视频、CT、MRI影象丰富的视觉、听觉冲击,加强学生的联想记忆和理解。

      4 临床病例考核检测教学成果(10分钟)

      最后利用十分钟时间,用多媒体展示临床病例,融入关键概念、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强化关键知识点。

      5 利用见习强化知识,动态学习。

      见习期接触具体病人,回顾多媒体讲解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转归。这样把一个静态的学习模式转变成一个动态的学习,使学生提前进入到医生的角色之中,使记忆更加牢固富于联想。

      通过将多媒体课件有机地融合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和不断调控的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学习效率,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彭聘玲.普通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上一篇: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下一篇: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