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及时机选择

    发表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676次

      作者:李哲由  作者单位:平陆县人民医院,山西 平陆 044300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压 治疗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检查设备更新换代和治疗手段改进,在诊断方面不是太大困难,治疗有保守治疗、微创钻孔、手术开颅清除血肿等,面对一个患者,到底采取何种治疗方法,什么时候采取治疗,是每一位神经内、外科大夫要面对和选择的。

      1 脑出血的一般表现

      1.1 发病的诱因及时间

      大多数发病是在情绪变化、气候变化、酗酒、疲劳、无效降压(指虽然用降血压药,但血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时发病。早上9时和晚上9时左右,是本病发作的高峰期。

      1.2 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1.3 呕吐

      大约一半的脑出血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1.4 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1.5 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1.6 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脑疝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脑出血还可伴有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若患者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则表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2 治疗方式

      根据患者年龄,发病距就诊时间,出血量多少,病情轻中重,临床判断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家属意见。一般来讲,年龄不是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的关键,患者意识清楚或模糊,出血量在20 ml~30 ml,偏瘫,失语,一般情况尚好,在监护下保守治疗,并及时复查头部CT,注意意识加深,头部血肿增加,做好手术准备,或病情重,舒张压180 mmHg以上意识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平稳,也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2.1 保守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保持功能体位,适当降低血压,控制脑水肿,适当止血药,激素,脑保护剂和低温治疗,冬眠药物适当使用。

      2.2 微创钻孔治疗

      适应证是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出血或铸型、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病情稍稳定,判断继续出血可能性小,家属不愿开颅手术均在治疗范围。禁忌证: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晚期脑疝,脑出血并发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凝血机制障碍者,血压继续升高,生命体征不平稳,有继续出血可能。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死亡患者。

      2.3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手术治疗应在非手术未能奏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来的或继发的致命性损害时才有价值。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清除血肿,降低增高的血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血循环,提供受脑组织的及早恢复创造条件。发病急,出血量较多(40 ml以上),出现脑疝症状;头颅CT表现虽然量少,但有继续出血可能;在保守治疗期间,病情加重出血量增加。

      3 治疗时机

      无论是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应坚持越早越好。

      4 讨论

      对脑出血适时适当治疗是一个综观全局、系统分析、果断决策的过程,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出血量的展望,各系统器官功能状况等作出决定,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因其他因素延误病情,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3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9299.

    ↑上一篇:外伤性脑梗塞27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颅脑损伤观察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