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6-24  浏览次数:520次

      作者:张俊清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老年易发,多为卒中样发病,以突发的剧烈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现将我科近3年中使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收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74例,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1],即起病急,2分钟内出现眩晕,同时合并下列1项以上表现:(1)运动障碍;(2)感觉障碍;(3)单侧或双眼单侧视野视力丧失;(4)平衡失调、眼震、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等。其中男59例,女115例,年龄40~89岁,平均67.5岁。

      1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女72例,男30例,年龄40~89岁,平均68岁;对照组72例,女43例,男29例,年龄40~87岁,平均67岁。观察组使用注射用葛根素(商品名麦普宁,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4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使用维脑路通针6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点,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以上两组在治疗中,均同时给予胞二磷胆碱针1 000mg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点,未用其它扩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眩晕缓解程度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缓解,TCD正常;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行走、活动不受限,TCD改善50%以上;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变,TCD改善50%以下。总有效为显效加有效。

      14 统计方法两组均数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 结果

      2.1 葛根素疗效葛根素治疗组显效加有效共96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显效加有效共58例,总有效率80.6%,详细结果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

      葛根素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头胀,1例患者转氨酶轻度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皮肤搔痒,1例患者出现头胀、轻微头痛,1例患者出现低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 χ2检验, χ2=0.19,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缺血发作,是眩晕的常见病因,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动脉血管痉挛或微栓子致脑干、小脑缺血引起,颈椎病骨质增生可使横突孔内椎动脉受压,当颈部活动时,可使椎动脉闭塞,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主要是扩血管和抗血小板聚积,提高及改善细胞变形能力,达到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流和氧气供应。葛根素是从中药野葛根中提取的单体-异黄酮化合物,其有效成分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它能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积性的作用[2],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指数,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3],同时葛根素有促进细胞代谢、抗血栓素TXA2、提高前列环素I2(PGI2)及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4],从而对抗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积,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葛根素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只是出现轻微的头痛、头胀,说明该药相对较安全。

      参考文献

      [1] Report of the WHO .Task Force on Stroke and other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 Recommendations on stroke prevention, diagnosis, therapy[J]. Stroke, 1989,20(10): 1407

      [2] 校今香.葛根素药理研究近况[J]. 时珍国医国药, 2000, 11(12):1141

      [3] 廖名龙,郁杰,周敏.葛根素临床应用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12(7): 776.

      [4] 杨国君,张龙生,范礼理.葛根素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 82.

      

     

    ↑上一篇: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分析
    ↓下一篇:帕金森病人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