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动静脉内瘘首次应用穿刺5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2-07-30  浏览次数:815次

      作者:张传翠,李琳,周丽敏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山东 青岛 266003

      【关键词】 动静脉瘘;穿刺术;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52.5±12.3)岁。原发病:高血压肾病19例,糖尿病21例,慢性肾炎8例,狼疮肾炎1例,肾癌手术后1例。

      1.2 穿刺方法

      穿刺针用肝素盐水预冲,常规消毒后扎止血带,先穿刺静脉,后穿刺动脉。两人配合,一人穿刺,一人抽吸,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刺入皮下,沿皮下潜行1 cm,再快速进入血管。针头进血管后平行推进0.5 cm(即针尖斜面全部进入血管),穿刺成功后,迅速将穿刺针固定好,并将动静脉管路360°转一圈固定好,防止滑脱移位,同时将病人穿刺肢体安放舒适。限制活动,必要时加以固定。

      1.3 结果

      本组50例,48例一次穿刺成功,1例因穿刺位置不良,导致血流量不足,1例因在透析中,穿刺针穿到血管外,发生局部皮下肿胀,成功率为96%。

      2 护理体会

      ①做好心理护理,用亲情式说话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轻其思想压力,消除其紧张情绪。②选择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我院采用“病人选护士”的方法,病人可任意选择一名信任的护士进行穿刺,这样增加了病人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矛盾。护士应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沉着、冷静、自信地面对病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最佳的穿刺水平。③内瘘首次使用的时机最好在内瘘成熟以后,大约在2~6周后开始应用。④穿刺部位要选择血管暴露充分有利于穿刺的部位,将病人的臂部充分暴露。穿刺时应避免扎止血带时间过长以免造成血管压力过大,脆性增强,而造成穿刺失败。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应在2 cm以上,静脉穿刺点应距动脉穿刺点至少6 cm以上,以减少再循环,切忌在吻合口狭窄处或解剖口弯曲部位进针。⑤穿刺针的方向:静脉针穿刺方向始终顺血流方向(向心端),动脉穿刺针方向可以顺血流方向也可逆血流方向。对血管滑动明显的病人,操作时用左手拇指下拉穿刺点皮肤,示指置于血管左侧,防止血管左移,以固定血管,易于穿刺。⑥穿刺成功后应尽快引血,部分病人因疼痛刺激而出现短暂的血管痉挛,因此血流量应逐步提升,达到所需流量。如果血流量过大,一旦出现血流不足,强大的负压会吸瘪动脉侧血管,导致病人血管疼痛,并可损伤血管内膜,甚至引起内瘘闭塞。⑦如果穿刺失败,不要立即拔针,可用冰袋冷敷。尽量不要重复穿刺,以免对动静脉内瘘造成新的损伤。⑧透析结束后,穿刺点的压迫应注意不要在拔针时加压,必须在拔针后加压,以免穿刺针斜面切割血管。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让病人或家属用手指对穿刺点做点状压迫,压迫的时间因人而异,大约10~15 min。压力以穿刺点不出血为标准,且感到搏动或震颤为原则。压力过轻,导致出血;压力过重,导致人造血管栓塞,直接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⑨在内瘘穿刺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无菌操作,穿刺部位铺治疗巾。如发现穿刺点发红,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控制感染。

    ↑上一篇: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与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下一篇:血清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中的变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