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假性癫痫的临床发作特征及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对其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2-03-15  浏览次数:748次

      作者:宋晓涛  作者单位:娄底市中心医院脑电图室,湖南 娄底 417000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暗示诱发试验;假性癫痫;诊断

      假性癫痫(PS)是指一组临床症状类似于癫痫发作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上与癫痫不易鉴别,常易被误诊、误治。PS发生与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而是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障碍所致,常有轻重不等的精神心理障碍,可由情绪刺激或暗示诱发[1]。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们对25例疑为PS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23例确诊为PS,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例疑为PS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23例诊断为PS。PS患者中男8例,女15例;年龄10岁~52岁, 平均(28.7±9.5)岁;病程0.5~20年,平均(7.4±5.1) 年;发作频率l0余次/天~3次/年,检查前6个月平均发作3.4次;考虑癫痫药物对结果的影响,检查前1天停服抗癫痫药物;发病前均有明显精神刺激或创伤史。23中有16例在外院误诊为癫痫,予以抗癫痫治疗,7例未确诊。

      1.2 方法 由医师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检查的必要性和无危害性,并要求家属整个过程在场以判断诱发发作与既往发作是否相同,取得其同意后videoEEG监测,采用日本光电1518K型录像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装电极。首先详细询问既往发病的过程,然后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同时依据患者既往发作的情况进行言语暗示诱发,语言中肯,逐步加强,反复强化,出现临床发作后终止诱发。对阳性者行第二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同时进行心理暗示治疗以终止发作,并暗示患者第二次用药是依据其发作症状所用的“特效药”,强调您的病已治愈,不会再复发。整个过程均在VEEG监测下进行,试验结束后继续videoEEG监测,此期间注意记录临床自发发作及EEG痫样放电。

      2 结 果

      2.1 结果与临床表现 25例疑为PS患者中,23例确诊为PS,2例确诊为癫痫。PS患者中男8例,女15例,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发作持续时间为25~805 s,平均(135.3±32.7)s;PS发作时的特点为起病较缓慢,通常在几分钟内开始;发作持续时间长,且均在觉醒状态下发生且无癫痫样放电; 发作时双眼闭合,双眼睑快速震颤,无凝视固定现象, 无瞳孔散大,光反射存在; 发作时无口吐白泡,无面色及口唇发紫现象,无大、小便失禁; 发作时表现为有目的或半目的的活动,如吞咽、嘴动、咀嚼、舔唇等,这些活动能被外界的言语或动作打断,甚至更混乱的动作,如四处张望,拾物或移动物体,脱衣,甚至为暴力样动作如踢、打、推、咬、猥亵动作、抓脸或衣服、暴怒等;发作时表现为颤抖、间歇性强直与肢体不同步的运动,但无明显的强直、阵挛期;多伴有哭叫、叫嚷、尖叫、呼喊及哭泣;发作时意识存在,常能回忆发作时周围的情况。

      2.2 随访结果 23例PS患者,给予社会、心理及药物辅助对症治疗。随访3~6月,对其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监测复诊,过程和方法同前。11例患者复诊3次,3例患者复诊4次,4例患者复诊5次,5例患者复诊7次;23例PS患者中18例未再发作,5例发作明显减少。

      3 讨 论

      假性癫痫发作又称心因性发作,系指在各种诱因下(以单纯情绪原因为主)出现的类似癫痫发作的非癫痫性发作,常易误诊[2]。区分假性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有时是困难的, 国外的研究资料[3]表明,顽固性癫痫的患者中有20%~30%为假性癫痫发作。随着近年来视频脑电监护的广泛应用,为假性癫痫的诊断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视频脑电监护被认为是假性癫痫发作诊断的金标准。

      PS其发生与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而是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障碍所致,常有轻重不等的精神心理障碍,可由情绪刺激或暗示诱发。暗示性是PS的重要特点,PS可由情绪刺激或暗示诱发,同时进行VideoEEG监测更能确定是否为非癫痫性发作[4]。我们对25例疑为PS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23例诊断为PS,2例诊断为癫痫, 要对其确认为PS患者给予社会、心理及药物辅助对症治疗, 并随访3~6个月,复诊3~7次, 其中18例未再发作,5例发作明显减少。暗示诱发试验下视频脑电图监测能较准确地诊断PS,与癫痫相鉴别,给予正确的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肖波,苏曼,吴逊.假性癫痫发作的研究近况[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 35 (4):236238.

      [2] 钱连华,华于静,欧阳珊.假性癫痫发作[J].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8, 25 (1):3234.

      [3] Guliek TA,Spinks IP,King DW.Pseudoseizures Ictal phenomena[J]. Neurology, 1994,44:394.

      [4] Allan K.Nonepileptic seizure: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Neurology,1999,53:7683.

    ↑上一篇:MDR1启动子调控的双自杀基因靶向杀伤耐药胶质瘤细胞的研究
    ↓下一篇: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治疗37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