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23  浏览次数:717次

    高亚会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妇幼保健院 721300

    摘要:运用针刺配合闪罐治疗面瘫45例,并与单纯使用针刺38例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刺疗法,闪罐疗法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疗效确切。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疗效颇佳,同时与单纯针刺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对照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两组病程均为1天至1月。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面瘫,症见口眼歪斜,鼓腮漏气,患侧上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刺治疗:穴取患侧风池、双侧合谷,其余穴位均为透刺: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四白、四白透太阳、阳白透太阳、攒竹透阳白,病程两周以内不带电,中等强度刺激,间隔5分钟行针一次。病程超过2周者加用电针治疗,用G6805-2电针治疗仪,每次选两对穴位,用疏密波,电量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以上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天。

    (2)闪罐:针刺治疗结束后对患侧面部进行闪罐治疗,不留罐,以患侧面部出现潮红微热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天。

    2.2 对照组

    取穴及针灸治疗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两组病例均为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1 疗效标准

    痊愈:面部表情肌全部恢复正常,额纹对称,两眉齐平,眼裂正常,眼睑闭合正常,口角无歪斜,鼓腮无漏气;好转: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正常,额纹基本对称,眼闭不紧,患侧鼻唇沟稍浅,口角无明显歪斜;无效:治疗两个疗程,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X&sup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主要是面部经络气血空虚,易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缓纵不收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多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或炎症刺激而发生痉挛,造成面神经本身微循环障碍,使该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导致面神经髓鞘脱失,甚至轴突变性而致病。针刺配合闪罐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以利受损神经和肌肉的修复和再生。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5 参考文献

    1邓春雷.实验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3

    2李良平.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国针灸,2001;(4):199

    3吴晓红.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中国针灸,2001;(2):79

    ↑上一篇:泼尼松与促皮质素致未成熟脑损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冰黄肤乐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