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位置关系的应用解剖

    发表时间:2010-03-06  浏览次数:661次

    作者:刘卫华,周启珂,李鑫,刘亚国,马大军,王伦安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83;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  目的 研究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治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5例,对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进行观测。结果 (1)行经三叉神经根背侧并对其产生压迫的颅底血管主要有小脑上动脉(SCA)占4.0%;小脑前下动脉(AICA)占2.0%;基底动脉脑桥支占2.0%;岩静脉占 4.0%;岩静脉及 SCA占2.0%;岩静脉及AICA占2.0%。(2)行经三叉神经根腹侧并对其产生压迫的颅底血管主要有SCA占4.0%;AICA占4.0%。结论 SCA,AICA可在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产生压迫;基底动脉脑桥支、岩静脉、岩静脉及SCA、岩静脉及AICA,仅对三叉神经根背侧产生压迫。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血管压迫;应用解剖

      三叉神经痛病因长期以来存在争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三叉神经受其周围的颅底血管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5]。但关于颅底血管在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资料相对匮乏,为进一步阐明三叉神经根与周围颅底血管的关系,我们对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颅底血管具体行径进行解剖学观测,为临床上手术诊治三叉神经痛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选用25例(50侧)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沿眉弓水平锯开颅顶,除去大脑半球和间脑,保留脑干和小脑,由前向后依次离断脑神经和血管,紧贴颞骨岩部尖切断三叉神经根,于枕骨大孔处切断椎动脉及延髓,取出脑干和小脑,在手术显微镜下对三叉神经根周围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剖观测。

      2  结果

      位于三叉神经根周围的颅底血管主要有小脑上动脉(SCA)、小脑前下动脉(AICA)、基底动脉脑桥支及岩静脉。参照王福[6]的方法将以上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分为Ⅰ型(压迫型)、Ⅱ型(接触型)、Ⅲ型(无接触无压迫型)。

      21  SCA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  SCA以单干或双干起于基底动脉末端,起始后,水平横行向外走行,经过三叉神经根的背侧或腹侧,SCA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见表1。

      表1  SCA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略)

      2.2  AICA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  AICA起于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相互移行处,起始后,向外行经三叉神经根的背侧或腹侧,AICA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见表2。

      表2  AICA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略)

      2.3  基底动脉脑桥支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  基底动脉脑桥支由基底动脉发出,分为脑桥上外侧动脉和脑桥下外侧动脉,其出现率为10.0%,仅发现1侧(2.0%)对三叉神经根背侧产生压迫。

      2.4  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  岩静脉为小脑幕下方的重要静脉,起自脑桥小脑角池,注入岩上窦。94.0%(47侧)的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侧,6.0%(3侧)走行于三叉神经根腹侧,其中从三叉神经根背侧经过并对其产生压迫的岩静脉占4.0%(2侧)。

      2.5  岩静脉、SCA,AICA与三叉神经根的关系  观测发现岩静脉与SCA共同压迫三叉神经根背侧有1例,占2.0%,岩静脉与AICA共同压迫三叉神经根背侧有1侧,占2.0%。

      3  讨论

      31  三叉神经根与周围颅底血管关系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50侧成人头部标本的观测发现:SCA在三叉神经根背侧或腹侧产生压迫的几率均为4.0%;AICA对三叉神经根背侧的压迫几率(2.0%)低于对腹侧的压迫几率(4.0%);基底动脉脑桥支、岩静脉、岩静脉及SCA、岩静脉及AICA仅在三叉神经根背侧对其产生压迫。由此可见,行三叉神经根血管减压术时,在三叉神经根腹侧重点探查SCA,AICA;在背侧除了探查SCA,AICA以外,还应注意是否有基底动脉脑桥支或岩静脉对三叉神经根产生压迫。熟悉颅底血管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对三叉神经根血管减压手术及临床血管造影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2  三叉神经根减压术术后疼痛复发原因的解剖学基础  文献[6]报道对三叉神经根产生压迫的血管主要是SCA,AICA等动脉血管。本研究发现:三叉神经根除了有上述动脉产生压迫外,岩静脉在三叉神经根背侧产生压迫的几率占4.0%;岩静脉及SCA在三叉神经根背侧共同产生压迫的几率占20%;岩静脉AICA共同压迫三叉神经根背侧的几率占2.0%。 临床有资料[7]显示:三叉神经根减压手术术后疼痛复发行二次手术时发现,疼痛原因均系遗漏压迫血管所致。本研究与该临床资料一致。因此,术者在行三叉神经根血管减压术时,应完全松解产生压迫的动脉或静脉血管,以免引起术后疼痛复发。

    【参考文献】  [1] 段云平,牛峻山,梁 丰等.脑桥小脑角区显微外科探查[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1987,4(4):208-209.

      [2] 吕福林,陈援朝,郑 鲁,等.脑桥旁三叉神经微血管与临床关系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3):160-162.

      [3] 徐慧君,武义明,李传夫.脑底动脉和三叉神经关系的显微解剖[J].南通医学院学报,1981,(1):13-18.

      [4] 房台生,马兆龙,杨庆余.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J].陕西新医药,1982,11(1):57-59.

      [5] Klun B,Prestor B.Microvascular relations of the triaemlnal nerve:A anatomical study[J].Neurosurgery,1986,19(4):535-539.

      [6] 王 福,张奎奇,李 牧.三叉神经根与周围血管的关系[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2000,16(3):184-186.

      [7] 庄近学,陈登奎,梁 昕,等.乙状窦后入路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J].西南国防医药,2000,10(6):354-355.

     

    ↑上一篇: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源性头颈痛278 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颅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