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藻酸双脂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8-03  浏览次数:543次

      作者:潘妍婷 赵 宏 雷 霞 作者单位:(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 张家口 075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北京 100037)

      【摘要】 目的: 探讨藻酸双脂钠(PSS)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成分变化及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藻酸双脂钠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观察14d。对比分析二组治疗前后脂蛋白(a)、血脂、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藻酸双脂钠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及血清TC、TG、LDL,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改变(P<0.01或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或P<0.05),但对脂蛋白(a)无影响;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P<0.05)。结论: 藻酸双脂钠可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起到降低纤维蛋白原、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改善近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关键词】 藻酸双脂钠; 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 急性脑梗死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Sulfate on Fibrinogen and

      Lipoprotein (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N Yanting, ZHAO Hong, LEI Xi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075000, Hebe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saccharide sulfate (PSS) on blood component chan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58 case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78 cases in control groups were treated routinely,while 100mg Polysaccharide sulfate injection was given by iv. drip, qd, in 80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and also they took rout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14 days .Lipoprotein (a), blood fat, fibrinogen of hemorrhedogy indexes and the neurologic function deficits of patients were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Polysaccharide sulfate might reduce TC,TG,LDL, blood viscosity,fibrinogen and thrombocyte aggregation rat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1 or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ol and therapy groups (P<0.01 or P<0.05) ,but didnt influence lipoprotein(a). The recent prognosis was worse in control groups (P<0.05) . Conclusion: Polysaccharide sulfate may improve blood viscosity and reduce fibrinogen and thrombocyte aggregation rate. It may improve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function deficits recently.

      【KEY WORDS】 Polysaccharide sulfate; Lipoprotein (a); Fibrinoge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急性脑梗死常见中老年患者,目前有年轻化趋势。大量资料表明 :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均是促进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脂蛋白(a)是青年患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脑梗死患者可控病因进行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另一策略,为此,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内加用藻酸双脂钠干预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3个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发病6h后入院,经头颅CT及MRI证实,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45~82岁,平均58±5.6岁;轻型24例,中型45例,重型9例。 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藻酸双脂钠注射液),男49例,女31例;年龄48~75岁,平均58±4岁;轻型26例,中型48例,重型6例。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给予血栓通1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胞二磷胆碱 0.5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同时对症治疗,疗程14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藻酸双脂钠(Polysaccharide sulfate,PSS,海尔集团青岛第三制药厂)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滴注,连续14d。以上全部病例视病情适当用甘露醇及降压、降糖药物,不加用阿司匹林及其它降脂药。

      1.3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送检。查脂蛋白(a)、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全血粘度(ηb高切200s1、低切5s1)、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以上指标均在我院生化室检测。同时选择入院时、治疗后7d、14d、21d、28d动态观察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纳维亚研究日常生活能力缺陷程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的数据用x±s表示,以s的1/3来定位数,分析用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值、低切值、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均下降,与自身对照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低切变率、血沉有显著性改变。2007年2月潘妍婷等:藻酸双脂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的影响及疗效观察第1期2007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1期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比较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比较:△P<0.05,△△P<0.01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比较(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P<0.05

      2.2 脂蛋白(a)、血脂谱变化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LP(a)无显著性变化。血清TG、 TCH、 LDLC、 apoB100自身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apoA1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改变(P<0.05)。

      2.3 动态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组于治疗第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开始下降,第14d、21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上一般以发病时间窗选择治疗方案,如溶栓、降纤等,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并发症治疗。本组选择病例均为发病6h后收入院(除外溶栓、降纤等治疗)。急性脑梗死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中血液流变学异常、脂质代谢紊乱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进一步加速脑梗死。本组采用PSS治疗,改善了血流动力学,一方面降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率、扩张动脉血管,另一方面,PSS具有降脂作用,能较好的降低TG、TCH、apoA1、apoB100、LDHC,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近期下降显著。但对LP(a)无影响。可能机制为PSS系酸性粘多糖类阴离子聚电解质,具有类肝素样生理活性,使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后下降、血细胞解聚,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同时其促进前列腺素合成作用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流变环境,又有利于血脂的转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L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低密度脂蛋白,不受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在个体内变化很小,但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LP(a)急性期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LP(a)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2],Woo等的研究中LP(a)与各种类型卒中均有关[3],PSS对此无影响,符合在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不会引起LP(a)值改变这一特点[4]。

      综上所述,提示PSS从多个方面改善血液成分,扩张动脉血管,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近期显著下降。因此PSS是治疗脑梗死减少致残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FanJ,Sun H,Unoka H,et al. Enhanced atherosclerosis in LP (a) WHHL transgenic rabbits[J].Ann N Y Acad Sci,2001,947:362

      3 Woo J, Lau E, Lam CW, et al. Hypertension, Lipoprotein (a), and apolipoprotein AⅠ as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in the Chinese[J]. Stroke,1991,22:203

      4 张帆,邓学俊,周桂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与反应蛋白检测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6):362

    ↑上一篇: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16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帕金森病神经保护策略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