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27  浏览次数:573次

      作者:池丽芬 易兴阳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瑞安 325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6~2006年7月本院收治的119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与121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年龄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2.324、3.525、3.382(均P< 0.05)。结论 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年龄。

      【关键词】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脑梗死的年复发率在4%~14%,且复发性脑梗死的致死率、致残率均高于首次发病者〔1〕。有关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报道较多,而对复发性脑梗死的分析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对复发性脑梗死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6~2006年7月本院收治的11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组),与同期入院121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初发组),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 或MRI证实。复发组男64 例,女55例,年龄32~88岁,平均(71.4±9.2)岁。初发组男65例,女56例,年龄34~90岁,平均(66.5±11.7)岁。复发的定义为:①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②初发症状、体征加重,且排除进展性卒中;③上述情况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

      1.2 再发次数与间隔时间 119例患者中,1年内复发64例(53.8%);1~2年复发29例(24.4%);2~3年复发14例(11.8%);3年后复发12例(10.0%)。复发1次者93例(78.2%);复发2次者23例(19.3%);复发3次者3例(2.5%)。

      1.3 方法 将脑梗死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复发取1,未复发取0。选择脑血管病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心脏病、房颤、高脂血症等9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9个自变量均根据其状态赋值,其中男1,女0,年龄≥60岁1,<60岁0。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心脏病、房颤、高脂血症均赋值1,无0。

      1.4 统计学处理 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复发组与初发组危险因素的数量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均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复发组、初发组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许多病人同时具有多种危险因素。而复发性脑梗死病人所具有的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初发性脑梗死(P<0.05)(见表2)。复发性脑梗死病人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种类平均为2.61种,而初发性脑梗死者仅为2.34种。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复发的机率也越高。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见表3。结果显示,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1)高血压史;(2)心脏病史;(3)年龄。

      表1 复发组、初发组脑梗死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略)

      表2 复发组与初发组危险因素的数量比较(略)

      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P<0.05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复发性脑梗死有较高的致残率,预后较差,因此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献报道脑梗死的复发率达到4%~14%。回顾分析本组119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时间,1~2年内复发占78.2%,以发病后1年内复发率最高,以后呈下降趋势。因此对恢复期的脑梗死患者,包括临床治愈的患者仍需继续预防性治疗,尤其是发病后1 年之内。

      本文结果显示,引起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常常不是单一的,本组复发性脑梗死患者所具有的危险因素平均达2.61种,半数以上患者同时具有3种或3种以上的危险因素,表明脑梗死复发常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一直存在较大差异。Petty等〔2〕在分析了22个变量后发现,除年龄外,糖尿病是复发性缺血性卒中唯一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hilips〔3〕发现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卒中的发病率呈线性正相关,其发生血栓性脑梗死的机率比正常血压者高7倍。

      Lai〔4〕等的研究提示高血压史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小动脉壁节段性脂质透明样变,纤维蛋白样坏死。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高血压史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史暴露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性是无此因素暴露者的2.324倍。这就要求在对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中,应加强血压的控制,正规服药,使血压保持正常并相对稳定,以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复发。

      心脏病也是被学术界关注的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Elneihoum〔5〕等报道房颤与脑梗死复发有关。本研究中复发组有房颤史达17.6%,初发组仅7.4%,但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除房颤外,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损害(如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也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复发组有心脏病史达39%,初发组仅14%,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且有心脏病史者脑梗死复发是无心脏病者的3.525倍。说明心脏病不仅是初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需积极加以控制,减少脑梗死再发。

      Petty〔2〕等研究发现年龄是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文献报道,在 45~ 85岁间年龄每增加10岁,其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约1倍〔6〕。本研究发现复发组>60岁的患者占89.1%,初发组占69.4%,经多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大于60岁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危险性是小于60岁患者的3.382倍。说明年龄越大,脑梗死复发可能性越大。

      另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脑梗死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中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为脑梗死复发非独立危险因素。但本资料表明,复发性脑梗死的发生常常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高血压、心脏病重要。其他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也要积极加以干预,因为脑梗死患者再次梗塞,其痊愈率将下降50%以上,死亡率增加约6倍,使预后明显恶化。因此,积极预防、治疗有关危险因素将有利于降低脑梗死复发,改善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粱玉宏,张小琳.卒中预后的预测因素〔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3;3:156.

      2 Petty GW,Brown RD,Whisnant JP,et al.Survival and recurrence after first cerebral infarction: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Rochester,Minnesola,1975 through 1989〔J〕.Neurology,1998;50(1):208-16.

      3 Philips SJ.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Hypertension,1994;23(1):131.

      4 Lai SM,Alter M,Friday G,et al.A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of ischemic stroke〔J〕.Stroke,1994;25(5):958-62.

      5 Elneihoum AM,Goransson M,Falke P,et al.Three-year survival and recurrence after stroke in Malmo,Sweden:an analysis of stroke registry data〔J〕.Stroke,1998;29(10):2114.

      6 袁国祥,龚自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60.

    ↑上一篇:施普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下一篇:脑梗死患者及健康者β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Ⅲ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比较及性别间差异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