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颅脑外科学》

    旋转定位扳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67次

    作者:崔晓鲁,王道全,王进,田端亮

     【关键词】  旋转定位扳法;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旋转定位扳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根据不同颈椎病理性移位采用针对性的旋转定位扳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 %。结论: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旋转定位扳法;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据统计约占此病的60 %~70 %。因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其中推拿治疗被公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在传统推拿手法的基础上,根据颈椎的解剖生理和颈椎病的病理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角度的旋转定位扳法进行调整取得良好的疗效。兹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运用定位旋转扳法为主治疗32例患者的情况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3岁;初次就诊18例,反复发作14例;病史最短1个月,最长16年,平均1.6年。

      临床表现:32例中,颈项酸痛不适、肩部麻痛者5例;有颈项痛伴一侧上肢窜痛者23例,伴双侧上肢窜痛者4例;颈椎X光片显示椎间隙变窄、边缘骨质增生者29例;颈椎曲度变浅者24例,曲度变深者3例,5例颈曲无明显异常。全部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确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旋转定位扳法

      首先摸清偏歪棘突的位置和方向,医师施术的拇指置于偏歪棘突的外侧方,另一手扶其头做前屈后仰及左右旋转运动数次,然后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屈颈一定弧度,将病员头向健侧弯曲,以医师拇指侧棘突微动为度,另一手掌托扶病人对侧面颊和颏部,将患者头部向患侧提旋至最大功能位,再回位2°~5°后向斜上方扳动,与此同时术手拇指向对侧推顶偏歪棘突,常可听到“咔哒”声或手指下有滑动感觉,偏歪棘突随之恢复到正常位置。

      2.2 辅助手法

      采用扌法、一指禅、拿揉、膊运等手法在颈项背及上肢等患处往返施术2~3 min。按揉患处穴位如风池、天窗、手麻(臂丛神经在锁骨上缘的投影点,在锁骨内1/3与外2/3交界向上,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处)、天宗、臂、手三里、内外关、合谷等穴,每穴按压约半分钟。根据病变椎体的定位,拿揉患椎及上下邻近椎旁的颈夹肌及夹脊穴,伴上肢症状的弹拨手麻穴以传导至患处为度,操作3~5  min 。

      以上手法隔日治疗1次,周末休息2 d,每次20 min左右,6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1~3个疗程。

      3 疗效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颈部活动正常,不影响活动及工作。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仅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度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对比有进步。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32例中治愈12例(37.50 %),显效15例(46.88 %),有效3例(9.37 %),无效2例(6.25 %),总有效率为93.75 %。治疗次数最少为6次,最多24次,平均11.9次。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近几年由于伏案工作人员的增加,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古人早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背骨”一节中曰:“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指出外邪损伤干扰或破坏了椎体的正常序列,通过手法使错动的筋腱、关节、骨体复位,使失去平衡的气血、经络得到调整并恢复平衡。旋转定位扳法直接作用于患处,由于旋转扳动时使患椎椎体产生旋转扭力从而改变增生物压迫神经根的位置,扩大椎间孔与神经根管,解除神经激惹,松解粘连,调整关节,故能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骨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损伤、退变,颈神经管相对容积变小,使颈神经根受到刺激,出现颈肩上肢疼痛、麻木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变化为:椎间软组织痉挛、水肿、炎症、充血;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和钩突骨质增生;颈椎错位、移位甚至不稳。旋转定位扳法为主的推拿方法先根据症状体征确定受累的相关椎体,再触诊局部椎体的棘突、横突或关节突以确认椎体偏歪的方向,然后结合X线片明确诊断。针对不同节段椎体的病变,根据颈椎椎体的生理运动功能,结合椎体的主要病理位移变化,采取旋转定位复位法,通过前屈、侧弯锁定患椎,此时患椎暂时处于失稳,再双手配合调整错位的椎体,理顺软组织,消除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辅以软组织松解推拿,解除颈部软组织痉挛,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减轻痉挛肌肉与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的刺激。此种手法依据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通过医者手感,调整前屈、侧弯及旋转角度和方向,锁定患椎后向一定方向扳动,纠正椎体紊乱,针对性极强,所以安全可靠,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孙字,陈棋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2,21(8):472-476 .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上一篇:药物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颈椎病综合治疗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