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小儿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配合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42次

    作者:李桂霞,薜菲

    作者单位:长春市儿童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关键词】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配合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我院自2000年开展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因其手术操作比较复杂,手术配合具有一定特殊性和难度性,手术室护士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娴熟的配合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自2005年~2007年120例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0例患儿,男55例,女55例,年龄7个月~17岁,平均年龄7岁。体重6~54kg,平均30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68例。(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6例)。房间隔缺损(ASD)13例。VSD合并ASD8例。VSD合并PDA 5例。法洛四联症(TOF)19例。心内膜垫缺损3例。肺动脉狭窄4例。手术时间3~5h,患儿均痊愈出院。

        1.2  手术方法:本组患儿全部在全麻插管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最低温度为16℃。正中切口开胸,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患儿切除大部分胸腺,留取自体心包[2]。游离主动脉,肺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升主动脉阻断后,灌注4℃晶体心肌保护液,心脏停跳后,进行心脏内操作。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术前访视:手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去病房查阅病例,探视及向其家属了解患儿情况,同时参加术前讨论并摘录相关检查数据,以便对病情及手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护士可通过形体语言,如触摸、安抚,面带微笑与患儿接触,减少患儿对护士的惧怕,耐心解答家长关心的问题,减少家长对手术的焦虑。

        2.1.2  器械物品准备:护士按手术通知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殊器材有各科型号缝线、垫片、心脏补片,肺动脉测压管,流出道探测器,临时起搏器及导线,各式无损伤血管钳,镊子和针持,止血纱布、头灯、放大镜等,还应准备电除颤器、电锯等。

        2.1.3  药品准备:①术前配好心肌保护液500~1000ml,配制心肌保护液可直接影响术中心脏复跳和术后心功能恢复,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极为重要。我院采用4℃冷停跳液行主动脉根部灌注法,配方为生理盐水500ml加15%氯化钾5ml加20%硫酸镁4ml加5%氯化钙3ml加5%碳酸氢钠20ml加2%普鲁卡因5ml,配后贴上标签,注明日期、时间,置于4℃冰箱中备用。②配一瓶肝素液,配方为500ml生理盐水加2500μ肝素钠。③按医嘱配制多巴胺,安放在注射泵备用。以上配制工作由巡回护士完成。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剂量准确无误。

        2.1.4  手术间准备:心内直视手术属于重大手术,不仅手术间无菌程度要求高,面积要求大。现我院用百级手术间,术前1天、手术当天提前30min进行空气层流消毒,术中打开新风、送风保证手术间无菌程度。术前将室温调至24℃。放置食管、直肠测温探头,分别代表心脏、全身温度,是术中监测体温的主要依据。

        2.2  术中配合

        2.2.1  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应提前30min洗手,整理手术器械,体外循环管道分类摆好。本组19例TOF和4例肺动脉狭窄均需留取自体心包,准备0/5双头针缝合线给二助手将心包与心脏补片缝合一体,用盐水纱布包好备用,修补肺动脉。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熟悉每个手术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跟踪手术全过程,传递器械和配合手术的护士每个动作应做到主动、准确、快捷、轻柔。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误传[1]。手术台上医护有效配合是在最短时间内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之一。

     2.2.2  巡回护士配合

        2.2.2.1  协助麻醉师完成麻醉:为避免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哭闹而引起发绀和缺氧,护士应尽量在患儿平静状态下进入手术间。迅速用套管针行静脉穿刺。协同麻醉师行气管插管,麻醉后放置留置导尿管及直肠测温探头,这样可以减少患儿的疼痛。最后协助麻醉师完成颈内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并且固定妥善。

        2.2.2.2  手术体位及灯光照射:患儿置平卧位,肩部垫高5°~15°,肘、踝和肩胛等骨骼突出部位用软垫保护,同时保持床单干燥平整,一方面有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便于操作;另一方面,小儿皮肤娇嫩,易因手术时间长导致压疮。体位摆好后,巡回护士打开无影灯,调节好亮度,要求直上直下照射,即将光源从心脏上方直接射入,保证术中使用。

        2.2.2.3  监测生命体征:术中监测心电、呼吸、有创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合、体温、尿量及PH值等。巡回护士应注意观察监护仪数据,及时检查和调整探头、各种管路,确保监测准确和稳定,并且定时向手术、麻醉、转流医师汇报情况。准备除颤仪、临时心脏起搏器等,以备急用。

        2.2.2.4  温度调节:心内直视手术时间长,温度要求特别严格,患儿手术经过保温、降温、复温3个过程。第一阶段是保温,患儿入室后给予变温毯保温,使血管充盈便于动静脉穿刺。第二阶段是降温,在体外循环开始时,巡回护士打开空调,使室温迅速下降至16℃。第三阶段是复温,即在心内手术操作完毕后,用体表复温和体外循环复温,在心脏复跳之前,使患者肛门温度升至32℃,复跳后,肛门温度升至35℃左右。一般根据手术过程缓慢进行,避免血氧饱合度下降[3]。

        3  讨论

        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护士娴熟的配合,手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要求护士应熟悉心脏外科的手术解剖,了解手术的术式、方案及配合要点。具有处理心脏手术意外的应急能力,要善于从医生的动作表情中观察手术的复杂过程,及时将所需物品准备齐全,使配合工作做到主动积极。护士扎实的理论基础,沟通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的判断能力,娴熟的配合技巧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史瑞芬.教学活动方式的实践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2006,3(7):396.

    [2] 贺 东,吴清玉.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6(19):175.

    [3] 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33~335.

    ↑上一篇:心房颤动波振幅与心房大小关系探讨
    ↓下一篇: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因素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