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小儿脓胸临床分期与早期纤维板剥脱临床疗效探讨

    发表时间:2009-10-23  浏览次数:691次

    作者:刘志强    作者单位: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甘肃 天水 741000

    【关键词】  小儿脓胸 临床分期 治疗原则 早期纤维板剥脱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99608/200610我科治疗小儿脓胸125(男69,女56)例;年龄40 mo~12岁(平均5岁);左侧45例,右侧79例,双侧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120(平均17.5) d;发病的原因有肺炎95例,肺脓疡28例,血行播散1例,临近感染蔓延1例;脓液培养63例,阳性率28.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肺炎双球菌3例,绿脓杆菌2例,腐生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各1例.

      分期及治疗原则:将脓胸分为急性期(2 wk以内)56例,采用抗感染、支持、胸穿、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灌洗等方法;急慢性过渡期(3~6 wk)50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开胸纤维板剥脱、抗感染、支持等方法;慢性期(7 wk以上)19例,采用支持、抗感染、开胸纤维板剥脱、肌瓣填塞脓腔的方法.

        1.2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静滴人血白蛋白、血浆、新鲜全血等支持治疗;选择肩胛下角线第8或9肋间为穿刺点行胸穿,对包裹性脓胸在B超定位下胸穿,穿刺脓液及时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腋中线第6肋间切口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记引流量,合并气胸者再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放胸引管,中毒症状严重、脓液多并稀薄者使用生理盐水1000 mL加青霉素800 万U及2 mL/L甲硝唑500 mL行胸腔灌洗,1次/d,直至灌洗液清亮、中毒症状改善、肺膨胀、病情好转;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插管,后外侧切口及前外侧微创小切口或腋下小切口,经第5或第6肋间进胸,不断肋骨,迅速吸尽脓液,清除脓苔,锐钝结合剥脱纤维板,清除坏死病灶或切除毁损肺叶,肺漏气处缝扎修补,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2 mL/L灭滴灵冲洗胸腔及刀口,鼓肺后放置胸引管关胸;对慢性期患者肺复张差、残腔大者不剥脱壁层纤维板,游离背阔肌瓣或前锯肌及胸大肌瓣填塞;对术中肺复张差、有漏气者,术后6 h后使用电脑气胸仪行负压吸引,能促使肺尽早复张.

      结果痊愈(症状基本消失、脓腔消失、肺复张良好)112例,占89.6%;好转(症状缓解、脓腔消灭、肺复张欠佳)10例,占8%,好转患儿有3例需开胸纤维板剥脱,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死亡率1.6 %. 保守治疗10例,占8.0%;胸腔闭式引流73(包括胸腔灌洗4)例,占58.4%;开胸纤维板剥脱或/和脓胸廓清64例,占51.2%(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纤维板剥脱22例,占开胸患者的34.4%). 发病至闭式引流时间6~124(平均16)d;发病至开胸时间10~127(平均33.1)d;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至开胸时间4~33(平均15.6)d. 纤维板厚度0.5~20(平均3.6) mm. 纤维板病理检查均为炎性化脓性病变. 全组治疗后肺复张良好者115例,占92.0%(115/125);差者10例,占8%(10/125). 其中开胸手术后肺复张良好者62例,占96.9%(62/64);差者2例,占3.1%(2/64). 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肺复张良好者44例,占86.3%(44/51);差者7例,占13.7%(7/51).

        2讨论

      小儿脓胸大多发生于肺炎恢复期[1],国内将脓胸分为急、慢性两种,以往以3  mo为界,现多倾向于6 wk. 李春茂[2]将脓胸分为急性期(2 wk以内)、慢性化期(3~13 wk)和慢性期(14 wk以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我们发现小儿脓胸患儿发病2 wk以内,肺表面仅形成纤维膜,胸廓无塌陷,经保守、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灌洗等方法能使肺复张、脓腔闭合. 发病3~6 wk,纤维膜继续增厚、机化变成纤维板,引起肺不张、胸廓轻度塌陷,肺纤维化、肺功能受损,惟一有效的是早期纤维板剥脱术[3],此期纤维板较易剥脱,全肺或大多数肺组织能够复张,病理改变可扭转. 发病7 wk以后,患儿比较衰竭、胸廓塌陷,肺功能严重受损,纤维板剥脱困难,脓腔不易闭合,需行肌瓣、大网膜等材料填塞,肺复张差,纤维化程度重,部分病例发生支气管扩张,但仍需尽早行纤维板剥脱,切除毁损肺,尽量避免肺叶切除或胸改[4]. 小儿脓胸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根据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办法[5]. 将脓胸分为急性期、急慢性过渡期和慢性期在临床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张铮,王正. 小儿脓胸治疗进展的策略思考[J] . 临床荟萃,2000,7:430.

    [2]李春茂. 关于脓胸处理现状[J] . 西安国际胸心外科临床专题讲座,1988:34-35.

    [3]魏成宪,陈松峰,赵玉欣,等. 改进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J] . 中华胸心外科杂志,1994,4:328.

    [4]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002.

    [5]张爱华,田辉. 小儿脓胸治疗及应用时机的探讨[J] .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9(5):563-564.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脓胸50例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