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气胸低位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01  浏览次数:780次

    作者:廖金文 钟卫权 肖劲莎 廖承辉    【摘要】 目的  探讨气胸低位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 方法  我们自1999年7月~2003年8月对收治的62例气胸病人采用低位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术后肺膨胀情况。 结果  62例病人中57例肺完全膨胀。2例复发,5例咳嗽时仍有大量气体,均予积极开胸手术。 结论  气胸低位置管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损伤少,可以推广。

       【关键词】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我院自1999年7月~2003年8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及液气胸病人62例。均行低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病人中男47例、女15例,年龄19~50岁,平均31岁,左侧病变39例,右侧病变23例。其中自发性血气胸9例,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18例,单纯气胸35例。全组均行胸片检查肺压缩均在50%以上,其中肺压缩大于80%的有45例。入院后立即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选择腋中线第七、八肋间做约1.5cm皮肤切口,钝性分开胸壁肌肉及肋间肌,置入中号硅胶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引流。术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3~5天。

       2 结果

       低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57例病人胸腔引流管无气体及液体引出,水柱波动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复查胸片肺完全膨胀,予以拔管;2例拔管后3天又出现气胸,肺压缩60%以上,立即开胸行肺修补术;5例咳嗽时仍有大量气体冒出,复查胸片肺基本膨胀,考虑肺破口较大,单纯引流难以治愈,亦开胸行肺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

       3 讨论

       对于气胸的处理,前人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大于30%的气胸往往需考虑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或开胸肺修补术。引流部位多选择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第3肋间 [1] ,这个位置高排气可靠,但该部位肌肉较厚,切开的肌层多,损伤大;对于肌肉发达的人来说置管比较困难,上肢活动时疼痛明显;且由于肌肉活动引流管易外脱;对于合并胸腔积液者引流效果不好;女性病人及疤痕体质的病人前胸壁引流后遗留下的疤痕影响美观。亦有作者选择腋中线第3肋间 [2] ,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近年对于气胸病人均选择在腋中线第七到第八肋间插管引流,术后鼓励病人多咳嗽,经临床观察引流效果尚可。我们认为:(1)理论依据:胸内压=肺内压-肺的回缩力,在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设大气压为0则胸内压=-肺的回缩力,说明胸内压比肺内压低,胸腔引流瓶的水柱高度则反应了胸内压的大小。平静呼气末约为0.665~0.399kPa,吸气末为-1.33~0.665kPa,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可升高到+14.63kPa,咳嗽时肺内压胸内压均急剧增高,急剧增高的胸内压足以将气体由压力低的胸腔引流管排出。(2)优越性:①切口隐蔽,不影响美观;②切开肌层少,肌肉薄,因此损伤小,疼痛轻,下床活动方便等特点;③对于合并有胸腔积液者可以同时起到引流的作用;④对于某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减小了开两个引流口的痛苦。(3)适应证:①首次发生的自发性气胸或液气胸;②各种原因外伤所致气胸往往合并有胸腔出血,该方法可以起到引流气体的同时观察胸腔出血量的多少及有无活动性出血,为开胸探查提供依据;③对于复发性气胸,视气体积聚部位及胸腔粘连带情况,亦可选择使用该方法。(4)年龄小,体弱不会咳的病人应用该方法可能效果欠佳。该方法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我们认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效公.胸外科主治医师300问,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

       2 张旭,张朝满.气胸引流部位的改进.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247.

     

    ↑上一篇:气胸导致房室传导阻滞1例
    ↓下一篇:胸部结节病的螺旋CT诊断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