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漏斗胸矫治术的麻醉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75次

    作者:张兆剑,赵志斌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漏斗胸

        漏斗胸是小儿最常见的胸部畸形,发病率可达0.1%~0.3%[1], 不仅造成患儿生理上的心肺功能损害,还可造成患儿自卑感和心理损害。目前对小儿漏斗胸的最新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电视胸腔镜下的矫治术(Nuss手术),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2-5]。我院自2004年7月~2006年6月,已实施18例漏斗胸患儿胸腔镜监视下的Nuss手术,麻醉采用全身麻醉单腔气管导管机械通气,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经验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8例漏斗胸患儿,ASA分级I~II级,年龄5~8岁,平均6.2岁,均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入室前肌注氯胺酮4~6mg/kg,阿托品0.01mg/kg,待入睡后面罩吸氧去氮,静脉穿刺输液。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芬太尼0.2μg/kg、派库溴胺0.1mg/kg静脉注射,快速诱导插管,插管深度为鼻尖到耳垂距离加上下颌到胸骨角距离之和,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18例插管均顺利,接麻醉机施行控制呼吸,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4~22bpm,吸入低浓度七氟醚,追加芬太尼、派库溴胺维持麻醉。当胸腔镜进入胸腔后,改用潮气量4~6ml/kg的机械通气,并加快呼吸频率,一直维持至手术结束。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95%以上,呼气末CO2分压(PETCO2)30~35mmHg。术毕通气、肺充分吸引,膨胀萎陷肺,再次充分吸引。待自主呼吸恢复正常,意识清醒后充分吸痰拔除气管导管。用Draeger cieroEM 监护仪持续监测ECG、无创袖带血压(NIBP)、SpO2、PETCO2,个别患儿还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血压(ABP)。

      2  结果

        18例患儿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维持平稳,术中肺萎陷满意,潮气量4ml/kg时,SpO2仍98%~100%,但PETCO2升至(5.7±0.4)kPa,增加潮气量及呼吸频率使PETCO2迅速恢复。血气分析亦在正常范围。有5例患儿术中出现一过性的窦性心率失常,考虑与心包表面操作有关,因血压稳定,未做处理。全部患儿手术结束后均能如期苏醒,并顺利拔除气管导管,送普通病房。

      3  讨论

        尽管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漏斗胸矫治术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胸腔镜的特殊操作及小儿解剖生理特点,胸腔镜手术对患儿的生理影响还是较大,这种影响取决于胸腔内CO2及其对胸腔内呼吸循环的干扰程度,并且这种干扰程度与患儿年龄、手术时间、注气速率及注气容量有关。因此,Nuss手术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麻醉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准确控制呼吸

      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气道狭窄易梗阻。肺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发育差,功能残气量较成人少,呼吸储备低,气胸中易受影响。因此,适当调整呼吸参数,增加呼吸频率利于通气和CO2排出,保证足够的分钟通气量,尽量减少高碳酸血症对患儿的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小潮气量有利于手术,增加手术视野,但应注意CO2蓄积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不能完全依赖呼气末CO2含量来决定每分钟通气量,血气分析才是准确控制呼吸的最好方法。

      3.2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小儿心血管系统发育不成熟,加上小儿对缺氧、失血等的耐受性很差,因此很容易发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甚至心脏骤停。所以,术中应严密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变化,及时纠正低氧血症、治疗心动过缓以及补充足够、适量的液体,必要时停止手术操作。每例患儿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必要时查超声心动图,以排除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3.3  苏醒期管理

      苏醒期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气胸和皮下气肿的发生。可将患儿置头低脚高位,正压通气膨肺(压力20~30mmHg)6~7次,,排尽胸腔积气,迅速缝合胸膜及胸肌。对于大龄患儿(12岁以上)和再次手术患儿,因手术时间长,胸膜损伤大,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术毕充分吸引,预防喉及气管支气管痉挛,预防恶心呕吐。本组全部患儿手术结束后均能如期苏醒,并顺利拔除气管导管。

     3.4  术中温度控制

      尽管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时间短、丧失热能少等优点,但因小儿对丧失热量较为敏感,术中术后亦有可能发生低体温,因此,术前即适当升高手术室的温度,术中采取保存体温的措施是防止术中、术后低体温的关键[6]。

      3.5  输血输液

      Nuss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输液时按生理需要量和禁食禁饮丢失量加手术丢失量即可。因小儿基础代谢率高,禁食禁饮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糖,本组18例患儿均采用5%葡萄糖液,术毕无低血糖表现,与文献报道相同[7]。

        随着腔镜器械、影录设备的微形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可以用胸腔镜来进行。与传统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相对创伤小、失血、失液、失热都少,并且还可减少伤口疼痛、瘢痕形成,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麻醉医生应掌握胸腔镜手术时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调整麻醉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麻醉水平,帮助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李正,王慧贞.先天畸形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3

      [2]Zallen GS,Glick PL.Miniature access pectus ex-cavatum repair:Lessons we have learned[J].J Pediatr Surg,2004,39(5):685-689

      [3]Bohosiewicz J,Kudela G,Koszutski T.Results of Nuss procedures for the correction of pectus excavatum[J].Eur J Pediatr Surg,2005,15(1):6-10

      [4]Park HJ,Lee SY,Lee CS,et al.The Nuss procedure for pectus excavatum:evolution of techniques andearly results on 322 patients[J].Ann Thorac Surg,2004,77(1):289-295

      [5]Croitoru DP,Kelly RE Jr,Goretsky MJ,et al.Experience and modification update fo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Nuss technique for pectus excavatum re-pair in 303 patients[J].J Pediatr Surg,2002,37(3):437-445

      [6]周欣,刘恒意.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特点[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9:689-691

      [7]李师踢,郭清民,杨玉欣.不同浓度含糖液对小儿术中血糖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39

    ↑上一篇: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的变化和意义
    ↓下一篇:心脏巨大脂肪瘤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