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7  浏览次数:700次

      作者: 刘炜

      【关键词】 引流,胸腔积液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时,胸壁结核性肉芽组织使胸腔积液回吸收障碍以及胸腔积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若患病初期得不到及时诊治,导致胸膜发生包裹,直接影响患者的肺功能[1,2]。我科自2004年以来,通过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UK)治疗早期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例1,患者,女,26岁,维吾尔族。以渗出性胸膜炎、右侧胸腔大量积液收住院,入院后即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住院第三天,复查胸片,提示包裹性胸腔积液。

      例2,患者女,32岁,汉族,病程10天住院,入院胸片提示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中量。临床诊断符合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诊断依据:(1)有发热、盗汗、乏力、纳差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并有胸腔积液体征;(2)胸片有中~大量胸腔积液影像,并经B超证实;(3)实验室检查符合渗出液标准;(4)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或吸收。

      1.2 方法 2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前2个月,异烟肼(INH)0.3 g,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RFP)0.45 g,每日1次,口服,链霉素(SM)0.75 g,每日1次肌注或乙胺丁醇(EMB)0.5 g,每日3次,口服,后4个月,异烟肼(INH)0.3 g,每日1次,口服;利福平(RFP)0.45 g,每日1次,口服;简写为2HRS(E)/4H。同时常规服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 mg,每日3次,口服,并在B超定位下,采用中心静脉穿刺针穿刺,并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与闭式引流袋相接,让胸腔积液自然流出,可用限速夹调节流速,1~2天内胸腔积液基本流净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关闭引流管,24 h后打开引流管,可见管内絮状物流出,复查胸片2例,胸腔胸膜包裹均消失,仅可见肋膈角变钝极少量胸腔积液存在,继续观察3~5天后,若胸腔积液无增多,管内无胸液流出,即可拔管,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

      2 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为我地区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易造成胸膜粘连,增厚和包裹,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痛苦,我科采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K)治疗早期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彻底消除了已发生的胸膜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其机制可能为:尿激酶(UK)是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剂,它能使无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有生物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水解水溶性纤维蛋白成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碎片,从而达到裂解纤维蛋白的作用,而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目的之一是防止纤维胸的发生,以往笔者常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 mg,每日3次,口服,来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减轻症状,减少粘连,防止胸膜增厚和包裹,但临床效果有限,对已经发生的胸膜增厚和包裹往往无进一步治疗措施,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临床效果肯定,彻底消除早期形成的胸膜包裹,此项业务适合广大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赵瑞贞,张红漫,赵荣梅,等.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肥厚的防治研究.临床荟萃,2004,19(14):787-789.

      2 喻昌利,李球兵,刘立烨,等.胸腔闭式引流并胸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临床荟萃,2004,19(14):797-798.

      作者单位: 838000 新疆吐鲁番,吐鲁番市人民医院

    ↑上一篇: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体内TNF-α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影响
    ↓下一篇:微管引流灌注绿脓杆菌制剂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