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家庭社区综合治疗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10-09-15  浏览次数:539次

      作者:散兴忠, 黄晨辉, 许士伟, 许士毅 作者单位:(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房县 442100)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后行有效卒中单元对患者的康复起很大作用,但不少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很多治疗则在家庭或社区进行,如何探索建立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卒中家庭社区综合治疗模式很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住院日少于1周或在门诊就诊)90例,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41~82岁,平均(62.0±15.4)岁;脑梗死56例,脑出血34例。除行常规药物治疗外,均开展卒中家庭社区综合治疗模式。

      1.2 治疗方式

      ⑴运动疗法。指导家属或社区医生对患者做以下康复和训练:早期床上肢体姿位摆放,生命体征稳定后(脑梗死3 d,脑出血1~2周),以Bobath疗法为主,结合PNF法、Rood法等康复技术,部分患者予中频脉冲电流治疗,协助患者进行站立步行训练,作业治疗,日常生活训练等,每日2~3次,每次45 min~1 h;⑵心理疗法:患者给予3次/周心理治疗,40 min/次,采用个别交谈方式。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及认知心理评定,根据不同心理障碍特点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主要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随着病情好转矫正不良生活习惯,采取解释性心理疗法,进行康复教育,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同时进行陶冶训练及放松训练;⑶语言疗法:根据语言障碍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及失语症类型确定训练方法。每天1次,指导家属或社区人员进行,每次治疗时间30~60 min;⑷健康教育:根据本地区特点设计健康教育流程图,以口头讲解、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脑血管病社区大课堂、脑血管病俱乐部及电视讲解脑血管病常识等方式进行宣教,安排患者定期复诊、家庭访视及电话随访,给予治疗和训练指导。

      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均采用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定(NIHSS)和Bartherxo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人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

      2 结果

      脑卒中经过持续2月的治疗,NIHSS从治疗前的(15.3±2.6)降至(6.1±1.4),BI评分由治疗前的(57.8±9.7)提高到治疗后的(76.0±10.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Zung抑郁自评量评定,抑郁状态发生率为21.1%(19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此类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目前推行的有效卒中单元[2]需要一定规模的环境和条件,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病人生存质量改善有限,故建立有特色的家庭社区综合治疗模式对病人康复较为实用。该模式主要由社区医务工作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实施执行,由神经专科医护及相关专业人员予以培训和指导。

      为脑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3]。医生应先根椐病情制定总体计划,相关专业人员(物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语言康复师、专业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同时对家属及病人进行有关的指导和培训。患者出院后,医生和社区医务工作者、家属及病人通过电话、门诊随诊、家庭访视、卒中俱乐部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培训,使病人的治疗能够持续进行。

      早期规律持续的肢体康复训练对病人的运动功能影响至关重要。现代康复理论认为,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通过运动再学习或再训练,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使瘫痪肢体重新获得意识支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4]。本研究结果表明,经康复治疗后,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程度和临床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康复前,说明早期运动康复能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对脑卒中病人运动恢复起积极作用。

      由于脑卒中多属突发性疾病,其病程长,致残率高,患者容易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治疗者应针对患者及家属的不同情况进行耐心安慰与疏导,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并提供建议和指导意见,一起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明确治疗目标和方向,通过心理卫生宣教,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措施,对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重建言语功能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5]。要动员其家属、朋友、同事多与患者进行言语交流,为患者创造一个语言环境,使他能够多听、多说,促使语言功能更快恢复。语言训练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早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懂得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甚至工作能力。为患者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内容及方法,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恢复充满信心,积极参与此项目的训练,包括运动、语言功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6]。

      对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是一种适用于经济条件不甚宽裕的家庭社区综合治疗管理模式。实践证明用该模式管理治疗脑卒中患者,能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整体管理不够,相关层次的培训工作还有待加强等问题。该模式是对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卒中康复模式的补充,对整合现有医疗资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Seenan P,Long M,Langhorne P.Stroke units in their natural habitat: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Stroke,2007,38(6):1 886-1 892.

      [3]Nudo RJ.Postinfarct cortical plasticity and behavioral recovery[J].Stroke,2007,38(2 Suppl):840-845.

      [4]Hitzeman N,Reiss M.Occupational therapy improve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fter stroke[J].Am Fam Physician,2007,75(11):1 651-1 652.

      [5]Jordan LC,Hillis AE.Disorders of speech and language:aphasia,apraxia and dysarthria[J].Curr Opin Neurol,2006,19(6):580-585.Review.

      [6]Wilson DL,Beyth RJ,Linn P,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public education and policy for stroke prevention[J].Curr Drug Targets,2007,8(7):874-879

    ↑上一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核因子к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