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应用双闭合器延长胃长度治疗高位食管癌

    发表时间:2010-12-15  浏览次数:541次

      作者:张玉虎, 庄聪文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 福总临床医学院胸心外科,福州 350025

      关键词: 食管; 肿瘤; 颈; 胃; 吻合术,外科; 外科缝合器

      食管癌患者常规需接受传统的食管水平切断、食管胃吻合术[1],但对于高位食管癌而胃又相对较短的患者来说,如何将胃提至颈部与食管顺利吻合,就成为食管癌手术成败的关键。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5月应用双闭合器延长胃长度法对32例高位食管癌患者实施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原发性食管鳞癌32例,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56.3±3.5)岁(41~73岁)。病灶部位:上胸段21例,颈段11例。病变0.5~7 cm。临床病理分型:髓质型19例,蕈伞型8例,溃疡型3例,缩窄型2例。按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法:ⅡA期6例,ⅡB期20例,Ⅲ期6例。

      1. 2 手术方法 全组均行右侧第五肋间进胸及上腹部切口进腹,常规游离食管和胃,贲门下断胃后将远端胃闭合、包埋。于胃底右侧朝向幽门略偏大弯侧上大号法兰克曼闭合器一把,另一把自幽门端朝向贲门略偏大弯侧,予以闭合,二者成角约110~140 °,且两闭合器勿交错(图1)。将2把闭合器交角处未闭合的胃手工缝合,将闭合器小弯侧切除,残端包埋后形成胃管。左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暴露颈段食管,于颈部切断食管移去标本。将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右胸送至左颈部,于颈部常规行食管胃吻合术,最后将吻合口下方3 cm处胃前壁缝两针悬吊于颈部肌肉上。

      图1 闭合器位置及夹角(略)

      Fig 1 The position and angle of the closers

      1.3 结果 该方法可将胃延长4~8 cm。全组病例手术后病检两切端均无癌残留,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狭窄、幽门梗阻及循环紊乱。2例患者发生轻度肺炎,经治疗后好转。全组均于术后1周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胸透,钡剂顺利通过吻合口,且无明显膨胀的胸腔胃。至术后2周病人均能进普食无吞咽不畅,病愈出院。术后1个月均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胸透,无吻合口漏、狭窄、幽门梗阻及胸腔胃膨胀现象。

      2 讨论

      高位食管癌的手术方式有多种,但目前临床常用的仍然是胃代食管术[2]。但该手术取决于癌肿的位置和长度以及胃本身的长度,前两者的改变比较有限,如果由于胃的长度过短而无法提至颈部,就会使患者丧失手术机会,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数量。临床上虽然可以通过游离十二指肠上段使胃的上提高度延长5~10 cm,但有时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胃的长度对手术能否顺利完成,术后疗效是否满意,尤其是会不会发生吻合口瘘、狭窄和幽门梗阻有重要意义。临床上胃较短的患者并不少见,如果勉强吻合,术后由于吻合口张力过大及胃上提过分牵拉,造成血运不佳,往往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6.9%~30%[3]。

      胃在冠状面可以被近似地被看作一个三角形,胃大弯为三角形的两个边而小弯为另一条边,大弯明显长于小弯,如果将小弯延长则胃体可相对延长,在小弯侧打上的2把闭合器就相当于以胃小弯为一边的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其和必然大于胃小弯,因此该方法把胃相对延长了,并且将胃成形为管状(胃管)。笔者认为,该方法的优点是:(1)手术时胃更便于其穿过膈食管裂孔,不再需要像常规手术时将胃折叠,降低了经膈肌上提的难度;(2)胃的进一步延长增加了一部分患者手术的机会和手术成功率;减轻了吻合口及胃本身张力,减少了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缓解了由于胃张力加大使幽门成角而导致的术后幽门梗阻;(3)高位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清扫意义重大[4],该方法已经将部分贲门及小弯侧基本切除,把小弯侧的淋巴结基本清除,减少了术后病灶复发转移;(4)胃更形似食管,降低了常规手术后胸腔胃由于膨胀而影响呼吸、循环的概率,减少了心肺并发症。

      该手术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两方面:(1)2把闭合器的成角。目的是通过延长胃小弯来相对延长胃的长度,所以2把闭合器应呈一定的角度(110~140 °);(2)包埋闭合残端时一定要一针一针间断包埋,如果采用常规褥式包埋则又会使该侧变短达不到延长胃的目的。笔者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不但增加了一部分患者的手术机会,而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效果确实。

      参考文献:

      [1] 顾恺时. 胸心外科手术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59461.

      [2] 黄国俊,吴英恺. 食管癌和贲门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287289.

      [3] 卫功铨,邵令方,高宗人,等. 经食管床行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的经验[J]. 中华外科杂志, 1991,29(9):568.

      [4] 邵 冲,叶玉坤,葛孝忠,等. 食管上中段癌与淋巴结转移[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4,10(3):245.

     

    ↑上一篇:支气管袖状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25例
    ↓下一篇:保留二尖瓣后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左室构型及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