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老年性慢支肺气肿合并胸外伤17例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0-12-08  浏览次数:587次

      作者:翟乃璞 赵民刚 张景刚  作者单位: 255100 山东淄博,淄博市淄川医院外一科

      【关键词】 慢支肺气肿

      老年性慢支肺气肿合并胸外伤者,病情复杂,处理困难,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1995年2月~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者17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63~81岁,平均67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3例,挤压伤4

      例,棍击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17例均有慢支肺气肿病史10~20年,平均14年。有14例曾因肺部感染入内科治疗。查体:本组患者胸廓均呈桶状,肋间隙增宽,X线胸片及CT均示慢支肺气肿表现。17例均有肋骨骨折,浮动胸壁3例,创伤性湿肺6例,血气胸12例,合并锁骨骨折2例,四肢骨折1例,肺部感染13例。

      1.2 治疗方法对于肋骨骨折本组采用非固定保守治疗。12例血气胸,9例胸穿抽气抽液,3例行胸腔闭式引

      流,3例行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治疗。全组均给予有效抗生素及营养支持。

      1.3 结果本组治愈15例。1例因双侧创伤性湿肺、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1例因并发心衰而转内科治

      疗。

      2 讨论

      老年性慢支肺气肿合并胸外伤的特点:(1)老年性慢支肺气肿患者,免疫力下降,心肺功能明显降低。其代偿功能、储备功能都降低。故合并胸外伤后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2)慢支肺气肿因长期慢性缺氧加之年老组织退化,使心、肺、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平时症状轻微,外伤后则出现明显异常,甚至发生意外。(3)慢支肺气肿患者胸廓弹性差,呼吸肌无力,肺活量减少而残气量增加。外伤后肺部并发症极高。

      老年性慢支肺气肿患者,由于肺部本身疾病的存在加之胸外伤的疼痛,更使患者呼吸变浅、排痰不畅,从而加重缺氧和引起肺部感染。本组患者13例合并肺部感染。因此,有效的止痛尤为重要。本组全部采用相关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则是本组患者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竭的关键。对于创伤性湿肺、浮动胸壁、无力排痰者,应积极及时的器官切开并酌情应用呼吸机治疗。本组3例患者器官切开并用呼吸机治疗2例获得治愈。

      慢支肺气肿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胸外伤后创伤性湿肺的发生率较高,本组为35%。正确及时地处理甚为重要。笔者体会是,严格控制液体量,一般在1000~1500ml左右。必要时加用利尿剂以防止肺水肿。有心功能不全者加用强心药。同时应及时复查血气,对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者应及时应用呼吸机呼气末正压呼吸。

      对肋骨骨折及浮动胸壁,笔者均采用了非固定疗法。因为过去通过观察胸带或胶布固定后限制了胸廓运动使患者呼吸困难加重,低氧血症明显。蒋耀光[1]等通过实验认为“摆动气”是不存在的。Maloney[2]等根据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认为,胸壁闭合性损伤中,不存在摆动气理论并建议放弃这一概念。笔者赞同上述观点。

      【参考文献】

      1 蒋光耀.连枷胸的病理生理与治疗问题.创伤杂志,1987,4:218.

      2 黄孝近,秦文汉,孙玉鹗.现代胸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90-693.

    ↑上一篇:食管癌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改良Fontan类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