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囊虫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10-09  浏览次数:557次

      作者:肖娟 作者单位:073000 河北定州,定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 分析30例囊虫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表现,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 方法 选取30例病人对其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体征及MRI、脑脊液等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多生活在囊虫高发地区,多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发热、头晕或痴呆,脑膜刺激征少见,CSF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可升高,囊虫抗体阳性,皮下结节活检被证实为囊虫,囊虫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结论 囊虫性脑膜炎是一种少见浆液性脑膜炎,应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等相鉴别。

      【关键词】 脑囊虫病;脑膜炎;临床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30 cases with cysticerci meningitis

      XIAO J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Dingzhou People’s hospital.Dingzhou 0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30 patients with cysticerci meningitis, and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and to improve its diagnostic level. Methods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neuroimaging findings of 30 cases with cysticerci meningit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t included cysticerci meningitis often seen in the high incidence area of cycticercosis; subacute or chronical onset; recurrent headache, fever, dementia or dizziness, and less meningeal irritation; lymphocyte and mild to moderate protein and positve cysticerci antigen in CSF;cysticerci confirmed in the examination of subcutaneous noduses.Conclusion Cysticerci meningitis is a rare type of serous meningitis. It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with other meningitis,such as tuberculous meningitis,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nd syphilitic meningitis.

      【Key words】 cerebral cysticercosis;meningitis;clinical analysis

      囊虫性脑膜炎临床少见,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现将笔者临床诊治的30例囊虫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将点及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9岁;病程1个月~10年;有10例进食米猪肉史,5例为屠夫,有排绦虫史;28例生活在农村,2例生活在城市。上述病人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全国脑囊虫病学会拟定的分型标准:(1)有局灶和弥漫的脑症状和体征,如头痛、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症状者,并排除其他原因所造成的脑损害者;(2)脑脊液囊虫免疫学实验阳性;(3)头部CT、MRI显示有典型的囊虫改变;(4)病理检查证实皮下结节为猪囊尾蚴,或眼内、肌肉内发现囊虫。

      1.2 症状和体征 以头痛起病者21例,其中伴发热者3例,体温波动在37.3~38.0℃之间;以头晕起病者4例;以癫痫起病者5例,此5例患者行腰穿时发现有脑膜炎;30例中伴颅内压增高及视乳头水肿者15例,颈抵抗、脑膜刺激征阳性者18例。

      1.3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在(10~300)×106/L之间,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其中(10~100)×106/L之间者5例,>200 ×106/L者5例,葡萄糖减低者21例,其中有2例糖低于2.5mmol/L,其余均在2.5~3.5mmol/L之间,蛋白增高23例,400~1000mg/L者18例,>1000mg/L者7例,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

      1.4 影像学检查 30例病人均行头CT或MRI检查,其中脑室扩大3例,5例脑实质内可见囊虫结节。

      1.5 治疗与结果 采用吡喹酮及丙硫咪唑联合治疗,治疗量按200mg/kg计算,从小剂量开始,14天内服完,用药期间同时应用激素,有颅压高者应用激素,约3个疗程的综合治疗,30例患者中,22例症状消失, 3例有不同程度的痴呆,此3例行头MRI检查合并脑积水考虑痴呆与脑积水有关,其余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 讨论

      脑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脑组织形成包裹所致,根据囊虫的数目、发育期和分布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脊髓型、蛛网膜型、混合型[1],本文所述的即为蛛网膜型,此种为脑囊虫中预后较差的类型,特点常为慢性反复发作,有时呈亚临床型,CSF有炎性反应,但脑膜炎的症状及体征可缺如,且此种脑膜炎的特点是很少有发热和颈强直。Joubert等报道在260例脑囊虫病患者中,无1例表现为发热,如本组病例中发热仅占3例,且以低及中度热为主,囊虫性脑膜炎表现常不典型,如本组病例中有一患者,男,56岁,屠户,主因眩晕、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个月之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眩晕,无头痛症状,无发热,查体无阳性体征,曾于多家医院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就诊于我院,头颅MRI未见异常,又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症状仍无改善,于入院第5天行腰穿检查,测压力为300cmH2O,白细胞数62×106/L,单核80%,多核20%,蛋白620mg/L,Cl-116mmol/L,糖2.8mmol/L,考虑囊虫性脑膜炎,给予吡喹酮及丙硫咪唑联合治疗,总量14g,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化验脑脊液白细胞下降,共治疗3个疗程,患者痊愈。囊虫性脑膜炎部分病例CSF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相似,因此在华北、东北、内蒙等高发地区的脑膜炎尤其是慢性反复发作者或好转与恶化交替,且脑膜刺激征阴性者更要特别注意除外囊虫性脑膜炎,CSF囊虫抗体阳性为本病的特异性检查。

      脑膜炎型脑囊虫病的特点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可反复发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脑脊液有炎症反应,但临床检查仅部分患者有脑膜刺激征,也可致轻度的脑实质受损表现,尽管蛛网膜软脑膜有炎症反应,但发热及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脑脊液有炎症表现,免疫学试验阳性,如果炎症侵及颅底可致颅神经麻痹和(或)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若影响Wilis环可出现大动脉梗死,其发病是由于寄生于蛛网膜软脑膜的囊虫死亡或囊壁破裂而引起的脑膜炎。

      经典的抗囊虫治疗方法为单用吡喹酮治疗,因囊虫性脑膜炎由于脑脊液中药物含量低,故对脑室系统及脑膜炎型脑囊虫疗效欠佳,其治疗效果在几种类型的脑囊虫中效果最差,因吡喹酮主要起杀灭囊虫的作用,而丙硫咪唑对囊尾蚴的作用是抑制其对葡萄糖原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阻碍ATP的产生,至其无法生存和发育最后死亡,因此两药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2]。

      从临床资料的分析中,笔者认为以下对诊断囊虫性脑膜炎有很大帮助:(1)生活在脑囊虫高发地区;(2)慢性或亚急性起病;(3)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可伴有发热或痴呆,脑膜刺激征阳性或阴性;(4)CSF以单核细胞为主;(5)血及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6)CSF为浆液性脑膜炎改变;(7)皮下结节被活检证实为囊虫。

      囊虫性脑膜炎应与结核性脑膜炎及隐球菌型脑膜炎相鉴别,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几乎100%发热,且脑膜刺激征阳性,有结核接触史,脑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可有肯定意义,有的患者其他部位有结核灶。隐球菌型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慢性脑膜炎表现,早期症状较为模糊,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在典型发作时有颈强直,有肿瘤及免疫缺陷情况应首先考虑此病,墨汁染色阳性是本病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马云祥.实用囊虫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67.

      2 李存江,王桂红,魏岗之,等.囊虫性脑膜炎(附63例临床分析).卒中与神经疾病,2002,9(3):170-171.

    ↑上一篇: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eNOS基因内含子4上a/b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