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缩窄性心包炎43例的外科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21  浏览次数:676次

      作者:许瑞彬,王启,任清泉,吴风琴

      【关键词】 心包炎,缩窄性;外科治疗

      1临床资料

      199406/200212,我科收治缩窄性心包炎43(男31,女12)例,年龄13~65岁,病程6 mo~8 a,平均38 mo,1 a内心包积液史16例,结核病史10例,胃癌病史2例,心包转移性腺癌而未找到原发灶1例,左上中心性肺癌心包转移2例,肿瘤术后放疗史7例,细菌性心包炎史2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乏力、腹胀、食欲下降. 主要体征为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腹水、双下肢水肿、心率增快(≥90次/min)、脉压差缩小(≤20 mmHg, 1 mmHg=0.133 kPa),心尖搏动消失、心音遥远,胸水者7例. 心电图示ST段改变40例,心率失常11例. 周围静脉压18~52 cmH2O(1 cmH2O=0.098 kPa),合并糖尿病6例. 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正中切口行心包大部分切除术,1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行心包内左全肺加心包切除. 心包增厚3~15 mm,心包内局限性积脓者15例,干酪样坏死物质8例,心包钙化者4例,房室沟内有环行缩窄者7例. 右室流出道撕裂1例,术后心率失常3例. 术后早期中心静脉压平均下降13.5 cmH2O. 围手术期死亡1例系放疗患者,1 a内死亡3(左中心性肺癌2,转移性腺癌1)例,死亡率9.3%. 余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心功能多恢复至Ⅰ, Ⅱ级.

      2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非特异性的原因占首位. 本组经病理证实结核性10例,占23.26%;非特异性21例,占48.84%;癌性及放疗所致12例,占27.90%. 心包组织病理检查是鉴别心包炎病因的重要方法.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和放射治疗强度的增加,胸部放疗已成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之一[1].

      目前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疗效确切[2]. 正中切口可取得较好的术后血流动力学效果. 原因可能与正中切口剥离更广泛、充分松解了上下腔入口有关. 且手术显露充分、易于处理出血、术后并发症较少. 其剥除顺序和范围多遵循先左后右、先流出道后流入道、双侧心包剥除在保护膈神经的前提下达双侧肺静脉水平,充分游离心尖、上下腔静脉入口[3],尽可能切除膈面心包,防止术后再粘连. 对心包粘连致密、嵌入心肌者应做岛状剥脱,防止十字切开再粘连,减少锁枷样心包对心脏舒张的限制. 剥脱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根部时应仔细、轻柔、防止发生大出血. 本组1例撕裂右室流出道,因其壁薄,缝合困难,用增厚心包片与主肺间隔缝合加压止血获得成功,所以不应急于剪除剥脱之增厚心包.

      术后低心排是缩窄性心包炎常见的死亡原因. 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手术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① 术前加强营养,改善心脏功能;间断输入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同时加强强心利尿治疗,改善心肌收缩力,减轻组织水肿;反复抽放胸腹水,有效降低术后回心血量. ② 术中术后持续监测有创动、静脉压. 控制液体入量,积极强心利尿,防治心力衰竭,减少术后早期死亡;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正确使用呼吸机. 对结核性患者应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2,4].

      总之,对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术中将缩窄的心包彻底松解、切除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同时术中、术后正确有效的处理和心功能的维护,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且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Yetkin U, Kestelli M, Yilik L, et al. Recent surgical experience in chronic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J]. Tex Heart Inst J, 2003,30(1):27-30.

      [2] Bozbuga N, Erentug V, Eren E, et al. Pericardiectomy for chronic constrictive tuberculous pericarditis: Risks and predictors of survival[J]. Tex heart Inst J, 2003,30(3):180-185.

      [3] 王振捷,于洪泉,刘洪生,等. 113例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129.

      [4] Bertog SC, Thambidorai SK, Parakh K, et al.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Etiology and causespecific survival after pericardiectomy[J]. J Am Coll Cardiol, 2004,43(8):1445-1452.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上一篇:创伤性膈疝的急救处理 (附23例临床报告)
    ↓下一篇:老年肺结核外科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