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2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6-02  浏览次数:603次

      作者:吴维栋, 陈 椿, 林若柏, 康明强, 郑 炜, 郭朝晖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福州 350001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胸外科手术,电视辅助; 肺切除术; 肺疾病; 淋巴结切除术

      肺叶切除是外科治疗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最常用的标准手术方式[1]。2008年7月-2009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不撑开肋骨、全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下施行肺叶切除治疗肺部疾病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59±13.8)岁(29~83岁)。均为术前cTNM分期为I~Ⅱ期的周围型肺癌(T1N0M0~T2N1M0)或良性病变,无明显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膜肥厚,拟行肺叶切除。其中疑诊周围型肺癌27例,病灶(3.0±0.7) cm(1.0~4.5 cm)。术前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2例,其他肿瘤病史2例。无症状体检偶然发现肿瘤17例,有咳嗽、发热、血痰或胸痛症状11例,病程从数日至数年不等。术前均未获得病理诊断。病例选择标准为孤立的肺部结节、局限于单一肺叶的良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症,心肺功能估计能耐受肺叶切除者[2]。

      1.2 方法 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健侧单肺通气,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取健侧90°卧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取长约1.5 cm的切口为胸腔镜孔,于腋前线和锁骨中线之间第4或第5肋间水平做长约3~5 cm的第二切口为主操作孔。于腋后线与肩胛下线之间第7或8肋间做长约1.5 cm的第三切口为副操作孔[3]。不用开胸器撑开肋骨,术者完全在监视器下用腔镜器械操作。

      术前未明确诊断的周围型患者,先行包括病灶在内的肺楔形切除术,快速冰冻病理报告若为恶性肿瘤,则继续完成标准的肺叶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若病灶靠近肺门,则直接行标准的肺叶切除术。先解剖肺动脉静脉血管,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打结器结扎、缝扎、血管切割缝合器或hemolock钳夹处理,解剖出支气管,不离断,提起肺叶,清扫隆突下淋巴结,再以内镜切割缝合器处理支气管,最后清扫上纵隔淋巴结。血管、支气管和分化不全的叶间裂使用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结扎或hemolock钳夹处理。肺叶三大结构切除的顺序无固定模式,可以顺行切除或逆行切除(包括单向式肺叶切除[4]),以手术安全和术者操作习惯为准。切除的肺叶置入标本袋中自主操作小切口取出,防止污染切口。

      1.3 结果 32例均经肋间入路。施行右肺上叶切除术8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7例;左肺上叶6例,左肺下叶8例。对原发性肺癌患者清扫纵隔淋巴结数量(9.0±3.1)枚。手术时间(255±48)min(120~320 min);术中失血量(80±55)mL(50~300 mL)。在VATS下顺利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31例(96.9%)。因叶间淋巴结粘连与血管无法安全分离而中转为小切口开胸1例(3.1%)。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即拔除气管内插管。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1.5)d(2~7 d)。并发右下肺炎1例,右肺中叶肺不张1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术后住院时间(9.0±3.0)d(5~17 d)。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25例(鳞癌6例、腺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4例),炎性假瘤3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支气管扩张2例。

      2 讨 论

      VATS下肺叶切除术不同于早期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所谓“小切口”就是皮肤深部的各层肌肉切开范围远远超过皮肤切口长度,必须使用开胸器牵开肋间隙才能进行直视操作。VATS下肺叶切除术完全摒弃了开胸器的使用和大范围切开胸部肌肉,手术器械通过肋间隙软组织的自然宽度进入胸腔,术者自始至终在监视器显示下进行非直视操作。

      VATS肺叶切除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疼痛,并由此降低相关并发症,如术后肺炎、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本组中高龄患者占21.9%(7/32),均在术后第1天有力咳嗽,第2天下床活动,第8~10天出院;仅1例出现右下肺炎,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第10天出院。说明VATS肺叶切除疗效可靠,早期并发症少。笔者体会VATS下肺叶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切口小,仅为3~5 cm,不切断背阔肌,前锯肌,不切断肋骨,手术对肌肉和神经系统保护较好,减轻术后疼痛,保证了术后运动功能快速恢复。(2)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操作更加精确,误伤概率低;成熟的内镜手术器械,处理肺组织及血管安全可靠,使手术更加快捷,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从而使麻醉时间也相应减少,降低了心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患者心理易于接受,增强康复信心。

      通过VATS行肺癌根治的争议在于淋巴结清扫问题,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说明VATS肺癌根治术技术上是可行的[5]。Sugi等报道100例临床IA期肺癌分别行VATS(48例)和开胸手术(52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的长期随访结果。两组间淋巴结切除数量无显著性差异,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0%和85%),认为VATS能达到良好的5年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手术结果相当[6]。何建行等回顾分析130例肺癌VATS肺叶切除的5年临床疗效,Ⅰ期、Ⅱ期和ⅢA期肺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8%、42.8%和27.3%,与传统开胸术无显著性差异[7]。本组中肺癌占78.2%(25/32),对肺癌患者常规行叶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在7~14枚,与开胸手术下淋巴结清扫数量相仿,说明可按开胸手术的技术要求进行VATS下早中期周围型肺癌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8],但本组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今后随访总结。

      VATS肺叶切除是近年国际肺癌指引列为肺癌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9]。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开胸手术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经验。(2)入选病例均应为早期病例,病变较小而且局限于一个肺叶。(3)手术材料费用昂贵,使其开展受到限制。但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水平提高,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手术适应症不断放宽,开展VATS手术具有很大潜力。

      【参考文献】

      1] 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等.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8:15(3)182184.

      [2] 李剑锋,李 运,王 俊,等.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技术要点分析[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9(1):3032.

      [3] 李 运,王 俊,刘 军,等.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 2008,46(6):405407.

      [4] 刘伦旭,车国卫,蒲 强,等.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24(3):156158.

      [5] 张铁娃,禹 亮,姜久仰. 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9(8):696699.

      [6] Sugi K,Kaneda Y,Esato K.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achieves a satisfactory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dimcal stage IA lung cancer [J].World J Surg, 2000,24:(1)2730.

      [7] 何建行,刘会平,杨运有. 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5年临床疗效[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2,9(1):2931.

      [8] 赵晓箐,罗清泉,周允中.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 2006,16(5):381384.

      [9] Scott W J,Howington J,Feigenberg S,et al.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age Ⅰ and stage Ⅱ: 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2nd edition)[J]. Chest, 2007,132(3Suppl):234S242S.

    ↑上一篇: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2种方法效果对比
    ↓下一篇: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