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胸外科手术腋下纵切口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6-13  浏览次数:669次

      作者:马路,李成继,彭学锋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 深圳

      【摘要】 目的:对肺部疾病、纵膈疾病以及胸膜疾病等采用腋下纵切口开胸手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全麻双腔插管,取腋窝中点纵形略向前弯的“<”形切口,长约12~15cm,尽量不损伤胸壁各肌群,经肋骨上缘入胸腔。结果:与标准后外侧切口对比有切口短、隐蔽在腋窝、创伤轻、出血量少、开、关胸时间短、住院天数短等优点。结论:利用腋下纵切口开胸治疗肺部疾病、纵隔疾病、胸膜疾病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外科手术;腋下纵切口;后外侧切口;肋骨上缘;肋床

      2000年1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腋下纵切口入胸行各类胸外科手术6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将腋下纵切口与标准后外侧切口、肋床进胸等术式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18~46岁,平均27岁。原发病包括肺癌、肺结核瘤、肺良性肿瘤。本组施行单侧全肺切除1例,双肺叶切除2例,肺叶切除12例,肺段切除2例,肺部分切除39例,局限性脓胸胸膜纤维板剥脱松解术3例,膈上食管憩室1例,纵膈肿瘤2例,胸膜内胸廓改形术1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双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健侧通气,置患者于标准后外侧切口体位腰桥抬高,取腋窝中点纵行略向前弯的“<”形切口,长12~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胸大肌、背阔肌之间前后游离;用拉钩牵开,于准备进胸的肋骨上缘沿纤维走行方向分离前锯肌;用拉钩分别将前胸肌群及背侧肌群前后牵开,切断胸小肌在肋骨上的起始部;这时可将4—7肋骨显露在手术野内,或用开胸器将前后肌群牵开,使操作更感方便。一般经第五肋骨上缘进胸,并切断第五后肋骨,缝扎第五肋间血管,用小开胸器撑开肋骨,肺尖及膈肌均可显露。术前估计脏、壁层胸膜有粘连时,上叶切除可经第四肋骨上缘进胸,下叶切除时可经第六肋骨上缘进胸,膈上食管憩室可经第八肋骨上缘进胸,局限性脓胸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松解术时可经第七肋骨上缘进胸,并切断第七后肋骨,再从第五肋骨上缘进胸,以充分游离切除脏、壁层之间的胸膜纤维板。常规放置胸管,关胸时缝合固定肋骨的两断端,肋间肌缝合可绕下肋骨间断缝合3针结扎,然后逐缝胸壁各层。

      2 结果

      本组腋下纵切口肋骨上缘进胸的63例与同期随机抽查的70例成人标准后外侧切口肋床进胸组对比,结果见下表。表1 腋下纵切口组与标准后外侧切口组对比情况 从表中可看出,腋下纵切口经肋骨上缘进胸组与标准后外侧切口肋床进胸组相比,具有切口短且隐蔽、创伤轻、出血量少、开关胸时间缩短、住院天数短等优点。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腋下纵切口可用于单侧全肺切除、双肺叶切除、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部分切除,也可用于胸膜纤维板剥脱松解术、胸膜的胸廓改形术、膈上食管憩室切除、纵膈肿瘤摘除术等,如果估计术中不致遇到很严重的粘连就更适合选用此切口,特别是适用于要求切口隐蔽、不切除肋骨的青少年患者。

      3.2 腋下纵切口与外侧切口对比有如下优点:①切口小。前者的切口平均长度为13.5cm,后者切口的平均长度为33cm,前者较后者短19.5cm,术后刀口感染机会减少。②创伤轻、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1],不切除肋骨。前者开胸时间较后者缩短5min,关胸时间缩短13min;出血量(开胸)少50ml,术后患者离床活动早;胸廓不变形,患者无思想负担,住院天数缩短3d。③腋下纵切口瘢痕隐蔽在腋窝,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④术中不切除背阔肌、胸大肌,沿前锯肌的走行分离,故对上臂的运动肌肉无妨碍,加上经肋骨上缘进胸,对肋间内、外肌肉损伤轻,所以能对肺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符合近年来提出的微创外科要求[2]。

      腋下纵切口与后外侧切口相比,其缺点是切口短,视野小,显露欠充分,但可切断切口的上或下肋骨或根据粘连部位,再选择适当的肋骨上缘进胸,以弥补腋下纵切口短的缺点。

      【参考文献】

      [1] 张孝轩.左腋下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3,13:173.

      [2] 李志军.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经腋下切口治疗的改进[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4,10:369

    ↑上一篇:大动脉调转术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19例
    ↓下一篇:胸壁肿瘤切除后涤纶布修补巨大胸壁缺损42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