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1-09-26  浏览次数:748次

      作者:谢春岩,魏学武,郭,敏,刘建,王兰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吉林 吉林

      【关键词】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气胸,导丝

      气胸是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目前其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而胸腔闭式引流术多带单个或两个侧孔的硅胶管(普通胸腔闭式引流管)作为引流导管,由于此类导管管径较粗,所以肋间插入胶管时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术后患者因疼痛十分痛苦,活动不便,且并发症也较多。我科自2004年6月到2005年8月以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气胸治疗中替换一次性胸腔引流管(硅胶管),共治疗气胸患者1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发性气胸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12~78岁;单根单处肋骨骨折致气胸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19~68岁;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气胸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4~53岁。导管留置时间4~22 d。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摄正侧位胸片或胸部CT,根据胸片或胸部CT的表现,取患侧第2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点确定置管的位置。

      1.2 治疗用物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16~14 G,长20 cm,直径0.081 cm(0.032 inch)。

      1.3 操作方法

      通常以超声定位选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有气体抽出后,沿穿刺针内腔插入相应导丝至预定位置,固定导丝,并缓慢拔掉穿刺针,用扩张器沿导丝进入,扩大创口,然后缓慢拔掉扩张器,沿导丝进入中心静脉导管至预定位置,并缓慢拔掉引导丝,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出口端接液封瓶,进行排气。

      2 结 果

      14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通过鼓励患者咳嗽及调整导管在胸腔内的深度排净气体。14例出现堵管给予生理盐水5 ml,推进冲洗后通畅。142例均无皮肤感染。

      3 讨 论

      通过以上治疗病例得知,闭式胸腔引流术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并且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易于推广;②皮肤不需切口,胸壁肌肉、血管和神经几乎不受损伤,具有微创效果;③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常规方法的胸腔引流者;④无创口感染和皮下气肿、疼痛轻微;⑤引流管固定牢靠,很少有脱出或脱落现象,置入深度明确(导管上有刻度),体内无不适感;⑥因管径相对较细,所以很少发生肺水肿和纵隔摆动;⑦材料现成无毒,组织相容性好,携带方便,不影响活动;⑧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拔管后不会形成窦道和渗漏。

      因此,我们认为此项技术为治疗气胸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较传统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工作者进一步探讨、验证和使用。

    ↑上一篇:疼痛科医源性气胸的治疗
    ↓下一篇:肺动静脉畸形致自发性血胸1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