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49例

    发表时间:2011-11-11  浏览次数:737次

      作者:王尚1,犹东2  作者单位:1.宁夏隆德县人民医院,宁夏 隆德 756300 2.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疗效。方法对49例晚期胃癌行姑息性胃切除术(PG)患者,与同期28例晚期胃癌非切除(UO)患者0.5、1、2年生存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肿瘤部位、腹膜播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术后1、2年生存率为79.59%、26.53%,生活质量(QOL)较高;UO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组生活质量术前评分平均为8.5分,术后1月评分为12.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患者,姑息性胃切除可以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胃肿瘤,姑息手术,胃切除术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仍然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晚期胃癌出现致命并发症如出血、梗阻穿孔等时,姑息性胃切除是有益的。许多患者就诊时出现腹膜扩散,远处脏器、远处淋巴结转移,周围脏器侵犯而放弃手术导致生存期较短。为了评价晚期胃癌行姑息性胃切除术(PG)的效果,现将我院2000年-2007年对晚期胃癌行PG 4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7例,男53例,女24例,年龄42 -76岁,平均63.4岁。肿瘤直径≥8cm 47例。合并梗阻6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肝转移6例,卵巢转移3例,腹膜转移8例,合并贲门梗阻1例,肿瘤侵犯胰头1例。PG组中36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3例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UO组中20例行非切除手术(包括单纯剖腹探查2例,空肠造瘘1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例未行手术治疗。术前未接受化疗,术后均行FOLFOX4方案化疗。术后每3个月对本组病人按台湾学者吴秋文[1] 制订生活质量(QOL)评分表计分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数据,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有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结果

      2.1姑息性胃手术与非手术组生存期的比较

      2.2生活质量评价:

      按QOL评分评价生活质量,PG组平均为8.5分,术后1个月评分为12.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胃癌外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明显提高了胃癌根治切除率[1],但目前仍有15%的病例不能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胃切除术可有效地解除梗阻、出血以及疼痛等症状,减轻了癌中毒与免疫负荷,从而为化疗奠定基础。本组患者合并梗阻6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术后症状缓解,营养状况改善,术后2周行化疗。Kikuchi等[2]的资料显示,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预后好于胃空肠吻合术,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出现腹膜播散、肝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不能根治时,行姑息性胃切除可延长生存期[3]。有资料对胃癌姑息性手术后生存显示[4],切除组术后1、2年生存率为53%、15%,改道组术后相应生存率为15%、2%。本资料PG组病人1、2年生存率为79.59%、26.53%。晚期胃癌能否姑息切除,主要取决于瘤体的大小,侵犯周围脏器的情况。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应认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贫血、梗阻、低蛋白患者,应积极术前准备,还需全面影像学检查,对能否姑息切除要有正确评估,因为单纯探查组术后1年生存率仅为7%,对能切除者应积极手术。

      本组3例病人行姑息性全胃切除,1例合并贲门梗阻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为化疗创造条件,2例肝转移病人由于减少肿瘤负荷,术后化疗达PR。说明对于晚期胃近端癌或全胃癌,姑息性全胃切除是可行的。

      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无病生存时间、并发症、复发率和营养状况是评价肿瘤外科治疗疗效的重要的终点指标。近年来,肿瘤病人的QOL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肿瘤病人QOL评价内容:(1)身体状态评价(PS),包括KPS、WHO行为状态评分;(2)QOL各要素(尤其心理,社会状况)的单独评价;(3)QOL的综合评价、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LIC)、生活质量指标(QLI)等;(4)与治疗相关症状的评价。迄今,文献用来评价胃癌病人QOL标准的版本众多。本组采用台湾吴秋文QOL评分表,对病人食欲、饮食类型、饮食量、饮食次数、进食时间长短、饭后腹胀、灼心感、腹泻、便秘失眠、体重减轻、吞咽困难、呕吐、头晕14项指标进行评分。术前平均为8.5分,术后1月评分为12.3分,说明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能有效改善QOL。

      【参考文献】

      [1]Msika S,Benhamiche AM,Jouve JL,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for gastric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Eur J Cancer,2007,36:390-396.

      [2]Kikuchi S,Tsutsumi O,Kobayashi N,et al. Does gastrojejunostomy for unresectable cancer of the gastric antrum offer satisfactory palliation[J]. Hepatagastroenterology,2008,46:584-587.

      [3]蔡世荣,何裕隆.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临床价值[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7-29.

      [4]王吉甫.胃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6-390.

    ↑上一篇:肺挫伤的诊治进展
    ↓下一篇: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