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VEGF、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1-10-17  浏览次数:642次

      作者:杨宏刚,刘建军,杨敏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新疆阿克苏84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 4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7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Ⅲ~Ⅳ期的VEGF阳性表达率(80%)与Ⅰ~Ⅱ期的表达率(6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Ⅲ~Ⅳ期的PCNA阳性表达率(65%)与Ⅰ~Ⅱ期的表达率(60%)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VEGF和PCNA可以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of VEGF and PCN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VEGF and PCNA were evaluated in 40 specimens of NSCLC and 10 normal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SP method, and the relationship was analysed between the result and the clinical stage of pathological.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 was 72.5%. It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tissue (20%) and NSCLC (P<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clinical stage Ⅰ~Ⅱ (65%) and clinical stage Ⅲ~Ⅳ (80%)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PCNA was 62.5% in NSCLC. It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tissue (20%) and NSCLC (P<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clinical stage Ⅰ~Ⅱ (60%) and clinical stage Ⅲ~Ⅳ (65%) (P>0.05). Conclusion: VEGF and PCNA may serve as a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recurrence,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lung cancinoma.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GF; PCNA; immunohistochemistry

      肺癌是起始于肺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的一种疾病,是当前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细致深入的研究,发现肿瘤的生长离不开营养血管的再生,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明显影响其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肺癌微血管生成的主要正向调节因子之一。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年5月~2006年6月手术切除标本的存档蜡块,均经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包埋、4 μm切片、HE染色、光镜鉴定本组肺癌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8~73岁;鳞癌26例,腺癌14例。正常肺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手术前均无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史。临床病理分期按WHO 1997年分期标准:Ⅰ~Ⅱ期20例,Ⅲ~Ⅳ期20例。

      1.2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VEGF、PCNA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按说明书进行。每批染色均设阳性和阴性对照,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 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兔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均为即用型。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工作液和以上试剂及SP试剂盒均为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产品。

      1.3结果

      判定VEGF蛋白染色结果判定: 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癌细胞的胞膜上,胞浆中也有表达。高倍镜下取4个不同视野,各计数100个癌细胞,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率分为(-)、(+)、(++)、(+++)4级,(-)、(+) 视为低表达,(++)、(+++) 视为高表达[1]。PCNA蛋白染色结果判定: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染色方式呈颗粒型或弥漫型,以前者为多见。见到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或褐色的染色为阳性,切片中无阳性细胞的为阴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VEGF、PCNA在NSCLC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

      VEGF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为72.5%,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率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5%,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20%),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VEGF、PCNA在NSCLC组织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

      VEGF在NSCLC组织临床分期中Ⅰ~Ⅱ期阳性率为65%,Ⅲ~Ⅳ期阳性率为80%,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NSCLC组织临床分期中Ⅰ~Ⅱ期阳性率为60%,Ⅲ~Ⅳ期阳性率为6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淋巴道转移和血行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2-3]。目前,对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己被广泛接受,在局部缺乏血管生成的情况下,肿瘤的生长不能超过2 mm3,临床研究发现,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和预后有着密切关系[4]。VEGF作用于自身已有的血管网状内皮细胞,使其分化而形成新的血管,而新的血管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物质交换提供基础,亦可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使肿瘤无休止的生长[5-6]。同时由于新生血管的管壁结构缺乏完整性,内皮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基底膜厚薄不一、断裂或缺如,瘤细胞易于进入血管腔而发生血行侵袭和转移[7]。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NSCLC组织进行检测,其中72.5%的肺癌组织中VEGF染色阳性,而肺癌周边正常肺组织VEGF阳性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EGF的阳性率在临床Ⅰ~Ⅱ期(65%)与Ⅲ~Ⅳ期(80%)间无明显差别。肺癌组织的周边部位及坏死区域周围VEGF表达增强,可能是由于缺氧导致肿瘤细胞增加了VEGF的表达。检测组织中的VEGF表达对了解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治疗有指导作用,可作为NSCLC生物学行为的一项评估指标。 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标志物,对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起调节作用,是DNA复制所必须的一种聚合酶的附属蛋白,其含量的变化与细胞增殖的进程同步,目前已把它作为衡量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一般认为,肿瘤分化越低,增殖能力越强,PCNA表达也越强。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会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8]。有资料表明在分化较好的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数较少,且围绕在癌巢周围;而在分化差的癌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数较多,且分布无规律;中分化者介于两者之间。在许多其他肿瘤中的研究也表明,PCNA的表达可反映瘤细胞分化的好坏,预示肿瘤恶性度的高低[9]。

      本研究中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率 (62.5%)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阳性表达率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Ⅰ~Ⅱ期(60%)与Ⅲ~Ⅳ期(65%)间无明显差别(P>0.05)。 综上所述,VEGF和PC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生存期等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VEGF和PCNA的表达可以作为评价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定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Mattem J, Koomagi R, Volm M, et al.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angiogene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J].Int J Oncol,1995,6:10591062.

      [2]Fakahashi T, Ueno H, Shibuya M, et al. VEGF activates protein kinase Cdependent, but rasindependent rafmekmap kinase pathway for DNA synthesis in primary endothelial cells[J].Oncogene,1999,18 (13):22212230.

      [3]Fantanini G, Bigini D, Vinnati S, et al. Microvessel count predicts metastatic disease and survival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Pathol,1995,177(1):57.

      [4]Matsuyama K, Chiba Y, Sasaki M, et al. Tumor angiogenesis as a prognostic marker in oper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nn Thorac Surg, 1998,65(5):14051409.

      [5]Slodkowska J, Sikora J, RoszkowskiSliz K, et al.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in lung cancer[J]. Anal Quant Cytol Histol, 2000,22 (5):398402.

      [6]Liu XE,Sun XD,Wu JM.Experssion and signifience of VEGFC nad FLT4 in gastric cnacer[J] .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3):352355.

      [7]Li Q, Dong X, Gu W,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expression of VEGFC and VEGFR3 in nonsmall cel1 lung cancer[J] . Chin Med J,2003,116(5):727730.

      [8]李道堂,石殿鹏,孙兰萍,等.P53、PCNA及VEGF表达与食管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1,8(3):247250.

      [9]马晓春,张玲,马红,等.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增殖关系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3235.

    ↑上一篇:肺癌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纤维支气管镜在难治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