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高危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5  浏览次数:745次

      作者:李洪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呼衰)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1997年1月~2006年10月间完成的512例肺癌切除术后发生呼衰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大于60岁(18例)、长期吸烟(14例)的患者术后呼衰发生率明显增高;全肺切除术后呼衰明显高于肺叶切除和肺楔形切除;术前VC、MVV、FEV1 %≥60%的患者术后呼衰明显低于<60%患者。 结论 预测肺癌术后呼衰的发生可根据年龄、吸烟指数、术前肺功能及手术方式来综合判断,并可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 肺肿瘤

      呼吸功能衰竭(呼衰)是肺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肺癌术后呼衰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资料

      1997年1月~2006年10月共完成肺癌切除术512例,术后发生呼衰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45~78岁,60岁以上18例。非吸烟者8例,重度吸烟者14例[吸烟指数(BI)≥400支/年,平均600支/年]。全肺切除术后呼衰发生率16%(3/18),肺叶切除发生率3.8%(17/449),肺楔形切除发生率4.4%(2/45)。术前肺功能VC≥60%术后呼衰发生率1.2%(6/463),<60%发生率32.6%(16/49);MVV≥60%术后呼衰发生率1.1%(5/457),<60%发生率30.9%(17/55);FEV1 ≥1.5L术后呼衰发生率1.4%(7/467),<1.5L发生率33.3%(15/45);FEV1 %≥60%术后呼衰发生率1.5%(7/469),<60%发生率34.9%(15/43)。依据呼衰诊断标准:鼻导管吸氧3~5L/min,单纯PaCO2 <60mm Hg(1mm Hg=0.1333kPa)者为Ⅰ型,伴PaO2 >50mm Hg为Ⅱ型。本资料显示:大于60岁,长期吸烟的患者术后呼衰发生率明显增高;手术方式与术后呼衰密切相关,全肺切除术后呼衰明显高于肺叶切除和肺楔形切除。术前VC、MVV、FEV1 %≥60%患者术后呼衰明显低于<60%患者。

      2 讨论

      肺癌术后呼衰的发生由多种因素汇聚产生。每一个个体不同,主导原因不同。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在4.8~7.9%之间,本组为4.2%。

      2.1 年龄与术后呼衰 高龄患者术后呼衰发生率明显增高[1] 。本组60岁以上18例,老年人心肺功能降代,代偿能力差,合并症多,术后更容易出现心肺并发症,术前予以充分的准备能够减少术后呼衰的发生。但有时老年人潜在的心肺功能不全在术前的检查中不易发现,而术后由于手术对胸壁肌肉的损伤以及疼痛、肺组织的减少、呼吸道的感染、胸腔积液等情况出现,其潜在的心肺功能不全就显现出来,处理不当,则诱发呼衰。为此,用肺功能指标来判定老年人手术适应证时,各主要指标应提高10%[2] 。同时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3] ,生理年龄不能完全决定治疗方式,而应根据患者的生理及器官功能状态来综合评价其手术承受能力。

      2.2 吸烟与术后呼衰 本组资料≥400支/年的重度吸烟者术后呼衰14例,明显高于<400支/年的患者,与陈旭[4] 等报道一致。吸烟可以导致支气管黏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纤毛受损,排痰功能减弱。术后由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和滞留,痰液增多黏稠,加之排痰困难,导致支气管阻塞、肺不张、肺部感染引发呼衰。术前绝对禁烟2周,同时给予充分的呼吸道准备,锻炼床上咳嗽排痰,术中操作轻柔仔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雾化吸入,体位引流,拍背排痰,对预防呼衰很重要。

      2.3 手术方式与术后呼衰 全肺切除术后呼衰发生率明显高于肺叶切除,尤其是占呼吸容积55%的右全肺切除术更加明显,这与肺容积减少过多,氧气交换面积明显下降致使肺功能不全有直接关系。有条件时可用支气管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代替全肺切除术。对于无法避免的全肺切除,术前全面严格的心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判断术后心肺功能的代偿能力,减少呼衰的发生。

      2.4 肺功能与术后呼衰 术前肺功能的综合判断对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术后呼衰、延长生存期尤为重要。VC、MVV、FEV1 、FEV1 %是开胸术前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对判断是否能承受开胸手术,肺切除术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VC、MVV、FEV1 %<50%者开胸手术风险较大。而肺切除术除了需要满足开胸手术的肺功能要求外,FEV1 则作为各种肺切除术的重要参考指标,Bechard[5] 认为FEV

      1 >1.7L可行全肺切除,>1.2L可行肺叶切除,>0.9L可行肺楔行切除,如果预测术后<0.8L则不宜行肺切除术。Wang J[6] 则认为:术后MVV预计值<20L/min或FEV1 小于0.8L,肺切除是禁忌的。本组资料提示VC、MVV、FEV1 %<60%,FEV1 <1.2L易发生呼衰。我们认为,常规的肺功能检查作为肺通气功能的一种静态评价方法,无法评价心肺功能的整体储备状况,因此不能完全可靠的预测肺癌术后是否发生呼衰。应综合运动试验、血气分析、屏气试验以及锻炼后再度肺功能测定来判断患者是否能承受手术以及术后呼衰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玉平,李永庆,韩建平,等.高龄肺癌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5,16(1):32-33.

      [2] 任光国,周允中.胸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

      [3] 赵守华,刘向阳,张德超,等.70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9):660-663.

      [4] 陈 旭,丁嘉安,高 文.肺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2,9(2):87-89.

      [5] Bechard D.Westeinl Assessment of 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as preoperative criterion for lung resection[J].Ann Thorac surg,1997,44(2):344-347.

      [6] Wang J.Clinical value of perfusion of scanning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Chung Huan I Has Chih Taipei,1991,71(3):620-623.

    ↑上一篇:肺缺血预处理在体外循环中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