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胸外科学》

    胸腔闭式引流术160例体会

    发表时间:2011-11-15  浏览次数:762次

      作者:谭瑜,黄飞  作者单位:526040广东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操作要点。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75例,液胸(包括血胸、脓胸)46例,液气胸39例(含经胸腔手术术后,另有9例为于基层医院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未愈)。结果:15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治愈,7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须剖胸手术,均治愈出院,随访结果满意。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术,胸外科,液气胸,剖胸探查

      资料与方法

      近5年我院收治160例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男124例,女36例;年龄17~82岁,平均45岁。

      胸腔闭式引流术部位及血气胸: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73例,右侧85例,双侧2例;气胸75例,液胸(包括血胸、脓胸)46例,液气胸39例(含经胸腔手术术后,另有9例于基层医院行细管胸腔闭式引流未愈)。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再手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剖胸手术7例,其中肺大泡破裂5例,支气管破裂1例,肋间血管破裂1例,经胸腔手术术后患者均未再次剖胸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单,于预定置管处2%利多卡因逐层局麻,切开皮肤约2cm长切口,用血管钳撑开,置入引流管,缝合固定于皮肤,无菌敷料包扎接无菌水封瓶。对剖胸手术后置胸腔引流管者,在术中选膈顶平面腋中线或腋后线位置切开置管。

      结 果

      15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术一次性治愈,7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须剖胸手术,均治愈出院,随访结果满意。

      讨 论

      引流管的选择:我们主张选用硅胶或乳胶导管。引流管的长度一般选用40~60cm。引流管内径的粗细,可据引流目的不同选择:排气时可选0.6~1.0cm乳胶管,排血时可选1.5~2.0cm硅胶导管,排脓时可选内径更粗的导管。

      胸腔引流管部位:对胸腔积液而言,定位非常重要,位置太高,引流不彻底,太低有置入腹腔而损伤腹腔脏器的危险。对剖胸手术后再置胸腔引流管者,由于是直视下操作,定位较容易,一般可选膈顶平面腋中线或腋后线位置置管。对胸外伤后单纯置胸腔引流管者,可根据体征、X线检查、胸腔内液体的部位,选择置管的肋间隙。液体多位于胸腔低位,可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置管引流。因右侧隔肌较在侧约高1个肋间,故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可偏高1个肋间。在临床工作中,置管前应先试行胸腔穿刺,穿出液体后再置管,“宁高勿低”。

      胸引管置入胸腔的深度:①距胸引管侧孔2横指(4~5cm)处捆扎丝线,以示标记;②选用带刻度引流管;③可用另一根同样长度引流管;④置管前测量引流管长度,置入后再测量胸壁外管长度。

      引流瓶及护理:胸引瓶选用一次性双腔或单腔胸腔闭式引流瓶,长管插入水平面下3~4cm接胸腔引流管,短管远离水面。引流瓶24~48小时更换1次,记录引流量,更换时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对血胸主张1次引流彻底。对纵膈移位或大量血气胸,应减慢引流速度,防止复张性肺水肿。

      置管指征:血气胸、脓胸、乳糜胸等需持续排气排液者,以及开胸手术后,均应放置胸腔引流管。

      拔管指征:病人无胸闷憋喘症状;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引流液颜色呈淡黄色,量逐日减少,每天少于50ml,对脓胸者可延长带管时间;气胸引流后24小时内病人咳嗽或深呼吸运动时,负压波动微小,并无气泡溢出;对张力性气胸,肺裂伤一般需要3~7天闭合,待漏气停止24小时后,如病情允许,X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管。

      如果胸引手术后漏气仍严重,病人呼吸困难不见好转,往往提示肺支气管裂伤较大或断裂,或肺大泡破裂,有剖胸探查指征;如置胸腔引流管后每小时引流量达150~200ml,观察3~4小时不见明显减少,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剖胸探查。

      【参考文献】

      1 黄孝迈.创伤性血胸.手术学全集胸外科卷.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42.

      2 汪临奇.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老年气胸、液气胸的体会.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

      3 赵鞍鸣.脓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局解手术学杂志,1995,4(4).

    ↑上一篇: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下一篇: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在胸外科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