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不同阶段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0-10-27  浏览次数:552次

      作者:吴振宏,韦英海,陆均金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不同阶段效果。方法 对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n=173)和晚期治疗组(n=145),其余治疗方法相同,出院时作预后评定。结果 早期治疗组:基本治愈82例(47.40%),显著进步53例(30.64%),进步28例(16.18%),无效10例(5.78%);晚期治疗组:基本治愈43例(29.66%),显著进步36例(24.83%),进步24例(16.55%),无效42例(28.7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高压氧治疗早期脑梗塞效果显著,且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关键词】 脑梗塞;高压氧;治疗时机;预后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疗效肯定,已被业内人士公认。为探讨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18例,分组比较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18例中,男186例,女132例,年龄38~78岁,平均56.7岁。其中肢体功能障碍236例,智能障碍74例,视听障碍63例,后组颅神经障碍42例,语言障碍153例,神经衰弱症候群85例。

      1.2 研究方法

      连续选取我科1998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并符合:①入院时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塞患者。②连续行高压氧治疗5次以上患者。将收集的病例按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分组,早期治疗组:发病时间≤14天开始高压氧治疗者;晚期治疗组:发病时间>14天开始高压氧治疗者。临床分型、预后判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评定: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预后判断标准:基本治愈为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者,46%~89%为显著进步,18%~45%为进步,18%以下为无效,基本治愈加显著进步加进步为总有效率。本组病例均采用山东宏远氧业有限公司制造的GYY型多人高压氧舱,压力0.2MPa(2ATA),每次1h50min,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除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同外,其余均给予脱水、改善脑部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软件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早期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P<0.0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3 讨论

      3.1 脑梗塞引起的并发症

      脑梗塞是众多原因引起的脑缺血、缺氧性疾病。脑的有氧代谢因缺氧不能进行,无氧代谢代之,ATP生成大幅度下降,细胞“钠泵”停运,乳酸、自由基升高,发生脑水肿。脑水肿又导致血氧弥散困难,加重脑缺血、缺氧,形成脑缺氧—水肿—缺氧的恶性循环。

      3.2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提高组织氧储备,提高组织内毛细血管氧的弥散能力,从而迅速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态[2]。②提高血氧屏障的完整性,使脑血流量下降,液体从血管内的外渗情况也随之减少,纠正缺氧状态,使乳酸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代谢恢复,脑神经细胞的肿胀减轻[3,4]。③使血细胞容积减少,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使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的能力增加,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的溶解吸收,改善了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缺氧脑区血液循环的恢复[5,6]。④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使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7]。⑤增强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8]。

      3.3 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

      高压氧作为治疗脑梗塞的一项有效措施,已被公认。如何选择恰当时机,对预后影响较大。本组病例观察了不同时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效果,结果早期治疗组预后显著提高,总有效为94.22%,而晚期治疗组仅为71.0%。Sunami等[2]在脑梗塞早期给予鼠脑梗塞模型高压氧治疗,发现高压氧通过增加缺血组织周围的氧供减少脑梗塞面积,从而提高疗效。于秋红等[9]在脑梗塞超早期给予鼠脑梗塞模型高压氧治疗,发现高压氧通过提高内源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表达,从而缩小大鼠脑梗塞的体积,研究发现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推迟,内源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表达呈下降趋势,脑梗塞的体积可能不再有显著改善,说明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推迟,其疗效越差。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所以笔者认为,高压氧治疗早期脑梗塞效果好,且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2]Sunami K, Takeda Y, Hashimoto M, et al. Hyperbaric oxygen reduces infarct volume in rats by increasing oxygen supply to the ischemic periphery [J]. Crit Care Med,2000,28(8):2831-2836.

      [3]陈晓明,张志强.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8):766.

      [4]刘磊,刘景昌,辛佩珠,等.高压氧减轻沙土鼠脑缺血时脑组织间隙水肿机制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1(1):42.

      [5]王仕忠,王秋莎,杨杞华.高压氧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PC、PS及AT-III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11(11):833.

      [6]邵贵强,高春锦,葛环.高压氧对脑缺血大鼠凝血因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1,6(3):248.

      [7]戴铁,高春锦,王国忠.脑缺血及高压氧治疗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研究[J].北京医学,2006,28(10):602.

      [8]赵红,卢晓梅,陈学新,等.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抗氧化酶类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4):196.

      [9]于秋红,张红霞,刘亚玲,等.单次9小时高压氧超早期治疗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J].中国卒中杂志,2008,3(9):665.

    ↑上一篇:脑血管病性癫痫6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性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