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脑卒中与抑郁关系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18  浏览次数:511次

      作者:燕虹 作者单位:同煤集团总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3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发生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后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病人,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病人进行评定。结果:神经功能中度缺损与轻度缺损比较及2次或2次以上发病与首次发病比较,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发生次数有关。

      【关键词】 脑卒中;抑郁;神经功能缺损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的20%~50%,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对人类的威胁将位于全球疾病负担的第3位[1]。脑卒中所致的脑损伤和神经、精神障碍等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对这些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发生次数的分析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寻求早期干预的指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例,女28例,均为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门诊或住院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头颅MRI(或CT)确诊为脑卒中血管症,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排除意识丧失、失语及痴呆病。上述病例中脑出血24例,脑梗死56例;首次发病34例,2次或2次以上发病46例。

      1.2 抑郁程度评定

      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计分方法:抑郁指数为SDS测得分除以总分80即得,以抑郁指数来评定,抑郁指数≥0.5诊断为抑郁。其中轻度抑郁为0.5~0.59,中度抑郁0.6~0.69,重度抑郁≥0.7。

      1.3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因排除意识丧及失语,故缺损分值(0~15)分为轻度,16分~30分为中度,重度患者31分~45分。

      1.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发生率

      本组脑卒中80例中发生抑郁35例,发生率为43.75%,其中轻度26例,中度6例,重度3例,表明大部分抑郁为轻、中度抑郁。

      2.2 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神经功能轻度缺损者32例,发生抑郁9例;神经功能中度缺损者48例,发生抑郁26例。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x2=4.29,P<0.05),(见表1)。表1 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略)

      2.3 抑郁与卒中次数的关系

      本组80例中首次发病者34例,发生抑郁10例;2次或2次以上发病者46例,发生抑郁25例。故卒中次数越多,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x2=3.98,P<0.05),(见表2)。表2 抑郁与卒中次数的关系(略)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前提条件必须是脑卒中,而非其他事件,而且它必须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运动迟缓、主动性减退、缺乏自知力、悲观失望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为脑血管病直接损坏了5-羟色胺神经元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低下,从而导致抑郁,卒中致残对病人产生心理应激,随后因社会功能障碍、经济损失及孤独感等导致病人陷入无助、绝望的处境,而引发抑郁。

      本组资料分析显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3.75%,与国内报道接近[4,5]。抑郁的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抑郁症患者的91.43%,重度抑郁较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原因不明,有研究显示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等,但多数学者认为神经生物机制起重要作用,认为抑郁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卒中发生次数有关,卒中次数多,抑郁发生率高,反之则发生率低[6]。

      脑卒中后抑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也会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延缓病情的恢复。抑郁已成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并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作为临床医生应对脑卒中后抑郁高度重视,以便尽早治疗卒中后抑郁,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消除和预防抑郁情绪,而且可促进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病人致残率或减轻致残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国.精神疾病和疾病负担[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6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60-161.

      [4]李根华, 徐元,包仕尧,等.脑卒中后抑郁症与神经功能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 (10) :608.

      [5]夏嫣,南登昆,刘燧,等.卒中后抑郁情绪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 (5) :205-207.

      [6]孙粉珍, 苏建峰, 袁岳鹏,等.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6(1):122-123.

    ↑上一篇:甘露醇的不同用量治疗脑出血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早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