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男性原发性后尿道移行细胞癌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03-17  浏览次数:640次

    作者:王志新,郭永连,张小平,张大虎,冯 强,陈怀波,丁智勇,石涛

      关键词:男性;尿道肿瘤;癌;移行细胞

      尿道癌(carcinoma of the urethra)少见,男性原发性后尿道移行细胞癌临床更罕见。 我院泌尿外科2002年10月收治1 例,随访4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69岁,教师。渐进性排尿困难2年,加重伴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初始或终末肉眼血尿15个月入院。直肠指诊:前列腺Ⅰ度大,质韧、光滑、无结节。尿细胞学检查阳性;静脉尿路造影术 (intravenous urography, IVU)及排尿期尿道造影未见异常;B超提示后尿道显示不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前列腺段尿道占位性病变,侵及前列腺中央带,未见肾、输尿管、膀胱、精囊侵犯及腹股沟、盆腔淋巴结等转移;膀胱镜检查膀胱内未见异常,双输尿管口蠕动正常,喷尿清亮,前列腺不大,膀胱颈后唇不高,前列腺部尿道距膀胱颈0.5-1.5cm、4点-9点处有4个水草样漂浮物及一个1.2cm×1.0cm×0.6cm宽蒂淡红色珊瑚状新生物,有出血点,病理学检查为移行细胞癌Ⅲ-Ⅳ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

      1.2  治疗方法  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TNM分期法为低分期(B期),给予经尿道电切,范围离肿瘤边缘1cm,深达前列腺外科包膜。术后在膀胱空虚状态下测量膀胱颈至尿道外括约肌的距离(约2.8cm),术后化疗备用。术后保留尿管8d,拔管前将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水放净向外拖出约2.8cm,然后气囊内注水,病人有胀痛感停止注入(一般约注入5-8mL),给予羟基喜树碱40mg+生理盐水80mL输液器滴注,0.5h滴完,然后拔出导尿管,在膀胱内保留1h,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半月1 次,共8 次;至每月1次,共8次。术后会阴及盆腔局部预防性放疗。

      2  结    果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排尿通畅,未出现并发症。随访47个月。术后2年尿常规正常,膀胱镜检示膀胱及尿道均未见病灶复发或新病灶出现,输尿管喷尿清亮;今年4月,患者因右下肢水肿就诊,行尿常规检测:镜下血尿()。IVU检查提示右肾盂中度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见右髂腰肌表面有5.0cm×5.0cm×5.5cm肿块,包绕右髂血管,并侵犯填塞右输尿管中下段及膀胱右侧壁;膀胱镜检查见后尿道光滑,但僵硬;膀胱壁右侧僵硬,右输尿管口内有圆柱状新生物突入膀胱内,异物钳夹之易出血,取活检提示移行细胞癌Ⅲ级。

      3  讨    论   原发性尿道癌是泌尿系统中极少见的恶性肿瘤,且女性多于男性,女∶男约为19∶1。顾方六统计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研究所1951-1979 年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897 例中, 男性尿道癌占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0.5%。其病因不详,可能与感染、慢性炎症刺激(尿路憩室、尿道瘘、尿道结石、慢性尿道炎)、尿道梗阻(尿路狭窄和尿路扩张)、良性肿瘤恶变(尿道息肉、尿道肉阜、尿道乳头状瘤、尖锐湿疣、粘膜白斑)等有关,本例20多岁就存在尿急的症状,可能存在尿路慢性炎症刺激。年龄大于50岁、反复发作尿路刺激症状及初始或终末血尿,应想到尿道癌的可能。原发性尿道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尿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得以明确, 但必须排除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相同病变存在。因发病率低, 治疗上未形成统一方案。本例通过泌尿系统B超、CT、MRI、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排除尿道以外的泌尿系统原发移行细胞癌并确定临床分期,通过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治疗上本例采用经尿道局部电切+前列腺电切术,术后采用放疗和后尿道点滴式灌注羟基喜树碱。由于尿道癌就诊时很少属于早期,且有1/3-1/2病例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尤其近段尿道癌,故大多认为尿道癌预后很差, 前尿道癌好于后尿道癌。本例发现较早,且为Ⅰ期,手术效果较好,但4年后在原发部位未见复发的情况下,盆腔发生转移。 因此早期诊治,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和预防,并及时处理,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上一篇:含马兜铃酸成分中药与尿路上皮恶性肿瘤
    ↓下一篇: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两种术式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