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腺性膀胱炎30例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0-09-01  浏览次数:459次

      作者:郑杰 郝东方 贾东升 李洪文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诊断;治疗

      1998年8月―2005年12月我院通过膀胱镜检与病理活检确诊腺性膀胱炎30例,均经尿道等离子电切加吡柔比星(THP)20 mg膀胱内保留灌注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30~72岁,平均45岁。病程1~10年。主要症状:尿急、尿频、尿痛20例;下腹部痛18例;膀胱刺激症状伴血尿14例;其中肉眼终末血尿8例;镜下血尿6例;排尿困难3例。体检:尿道外口狭窄4例;尿道外口肉阜8例;尿道外口处女膜病变6例;男性患者直肠指诊:前列腺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触痛或变硬。尿常规检查:无异常6例,白细胞(+~+++)17例,红细胞(+~++)14例;中段尿培养10例无细菌生长;12例有致病菌生长。30例均行彩超检查,其中16例表现为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口不规则隆起、粗糙、回声增强,其中2例怀疑膀胱肿瘤。30例均行尿道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发现一大小不等粘膜滤泡样改变,或水草样成簇存在为主,病变多位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口处。而2例B超怀疑膀胱肿瘤的患者为乳头瘤样改变。位于膀胱底部。发现膀胱颈肥厚、硬化或下唇抬高的10例,未发现膀胱结石及膀胱癌并存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用美国顺康公司生产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镜电切,切除所有上皮细胞性病变膜固有层。深达浅肌层,范围超过病变周边1 cm。膀胱颈口隆起者同时行电切术,留置导尿管1~3 d。术后1周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20 mg,保留30~60 min。

      2 结果

      本组30例,术后随访6~36个月。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18例,好转10例,2例复发,无一例癌变。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炎性病变,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以往诊断为“女性尿道综合征”者有一部分属于此病[1]。目前认为腺性膀胱炎为癌前病变[2],腺性膀胱炎与有害化学物质长期刺激,持久的反复发作的感染、下尿路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镜下血尿、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膀胱检查及活检[3]。好发部位为膀胱颈部、三角区、尿道内口下方。镜下病变部位粘膜充血,米粒大小的透明囊性或乳头状隆起。病理表现尿路上皮增生深及膜固有层以下,形成Brunn巢,其内出现缝隙或形成分支状或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结构,与此同时出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有多种,有单纯膀胱内灌注治疗、单纯膀胱电切、膀胱部分切除、膀胱粘膜剥脱,甚者行膀胱全切除手术。我们经尿道电切,术后早期膀胱内灌注抗癌药物效果良好。然而,也有作者研究表明,单纯经尿道电切与加抗癌药物膀胱内灌注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4]。但我们认为既然多种迹象表明腺性膀胱炎有能转变为膀胱癌的可能,单用经尿道电切后加用抗癌药物短期治疗不甚满意。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膀胱以下的尿路病变,术后同时服用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尿道内括约肌痉挛,对改善病人的自觉症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姚友生,王一峰,湛道明.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病理学基础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7,12(增刊):5758

      2. Waisman SS,Bonro J,Cronie WJ.Single polypold cystica and glandularis presenting as benign bladder tumour[J].Urology,1990,36:364367

      3. 俞建军,陈昭典.腺性膀胱炎发展成膀胱癌的危险因子探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2):6869

      4. 姚友生,王一峰,湛道明.女性腺性膀胱炎单纯经尿道电切与加噻替哌膀胱灌注的疗效比较[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39

      淄博市中心医院 淄博市 255036;山东金岭铁矿医院

    ↑上一篇: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巨大肾结石体会
    ↓下一篇:TUPKVP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防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