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阴茎结核的诊治(附3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603次

      作者:黄力, 姚启盛, 陈从波, 王晓康, 陈立新, 杨 勇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泌尿外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阴茎结核

      阴茎结核临床比较少见,常易误诊误治。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2月收治3例,现综合文献就其发病情况、病理分型、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25岁,因“发现阴茎肿块伴尿道口流脓三月”入院,不伴尿频、尿急、尿痛,病前有冶游史,有口交行为。体检:双腹股沟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压痛,包皮口狭窄,不能上翻,尿道外口有脓性分泌物,阴茎背侧可扪及一约1 cm×0.5 cm大小肿块,有压痛。胸片无异常,血常规血象升高,梅毒抗体阳性。初步诊断为“包茎并感染,外生殖器梅毒”,予以抗炎治疗,淋巴结缩小,抗炎一周后行包皮环切术,术中见包皮内板一约1 cm×0.5 cm大小肿块,系带及阴茎头交界处一约2 cm×1 cm大小肿块,切除送病检,病检示“阴茎包皮结核病”,予以抗结核治疗,术后七天拆线,切口甲级愈合。随诊三月无复发[1]。例2,患者,34岁,因“阴茎溃破六月”入院,不伴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在外院诊断为“生殖器疱疹”,行对症处理,并行包皮环切术,伤口甲级愈合,但溃疡面经久不愈,遂来我院。体检:尿道外口无分泌物,阴茎头及冠状沟多发溃疡,无明显触痛,表面附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睾丸、附睾无异常。涂片示抗酸杆菌阴性,胸片无异常。行病灶局部活检,病检示“阴茎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例3,患者,男,73岁,因“发现阴茎包块两年,溃破不愈两月”就诊,体检:阴茎头背侧一约2 cm×1 cm大小溃疡面,少许分泌物,胸片无异常,血沉正常。诊断为阴茎癌并感染,行局部活检,病检为阴茎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创面愈合好,未完成随访。

      2 讨论

      2.1 发病情况阴茎结核比较少见,在泌尿生殖系统结核中不到1%。国内自1957年漆安生等[2]首次报告以来迄今资料完整的仅20余例,年龄最小2岁[3],最大70岁[4]。但近年来,随着性病及爱滋病发病率增多,阴茎结核的发病率亦有增多的趋势[5]。阴茎结核的病因有:①直接接触感染,阴茎直接接触结核杆菌致病。文献报道宗教割礼包皮环切时,开放性肺结核者用口吸吮小儿阴茎止血所引起[6];阴茎与有病变的子宫颈接触感染,手术器械消毒不严于包皮环切术后致病[7]等。②继发感染,继发于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变,如肾、附睾、前列腺结核等。③血行感染,病变多发生于阴茎海绵体,引起结核性海绵体炎,但较少见。

      2.2 病理分型根据其临床表现,陆曙炎等[7]将其分为四型:①溃疡型,又分为丘疹溃疡型和结节溃疡型。前者先出现丘疹,随之出现疱疹,溃破成为溃疡,蔓延融合,如文中例2;后者是大而深的干酪样结节向皮表溃破所致。②结节型,表现为阴茎部位或浅或深的结节,发展缓慢,以干酪为主,软化倾向小。如文中例1为结节型,干酪化,有软化向皮表溃破倾向,远端有形成瘘管的可能。③混合型,肿块和溃疡并存,可先后或同时发生,如文中例3。④硬变型,见于严重的混合型后期,阴茎全部或部分增硬、变形。

      2.2 诊断及鉴别诊断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少见常不易想到本病,多数病例开始均误诊,甚至作了阴茎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后才确诊。因此,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阴茎结核的阴茎头或体部结节或慢性溃疡,溃疡一般无疼痛,久治不愈,边缘清楚,周围硬,基底为肉芽组织或干酪样坏死组织,病变浸及阴茎海绵体时,阴茎纤维化而弯曲,尿道外口溃疡可合并狭窄。临床常需与下列疾病鉴别:①阴茎癌:多见于40~60岁,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病人,开始表现为硬块或红斑,突起的小肿物或经久不愈的溃疡,早期不易发现,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肿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样生长,表面坏死,渗出物恶臭,肿瘤继续发展可侵犯全部阴茎和尿道海绵体,病检可予以鉴别。②梅毒硬下疳:初起为单个暗红色斑丘疹或丘疹,逐渐增大,很快表面糜烂,并演变为浅溃疡,典型硬下疳表面呈肉红色糜烂面,皮损边缘清楚,触之有软骨样硬度,无明显疼痛,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清梅毒抗体阳性,可与之鉴别,抗梅毒治疗有效。③阴茎疱疹:由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感染后4~5 d外阴先有灼热感,随即发生成群丘疹,继之形成水疱,数日演变成脓泡,溃破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常复发。溃疡面涂拭物HSV-DNA阳性。④软下疳: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典型表现为初起呈小的炎性丘疹,迅速变成脓疱,溃破后形成表浅溃疡,基底柔软,疼痛明显,边缘不整齐,周围有炎性红晕,溃疡底部覆以灰黄色坏死性脓苔和脓性分泌物,易出血。约半数患者可发生腹股沟淋巴结炎,表面红肿热痛,有波动,可形成脓肿,易破溃,愈后遗留瘢痕,脓培养阳性。

      2.3 治疗阴茎结核的治疗在于早期正确的诊断,阴茎结核易误诊,国内报告资料完整的24例中有20例误诊,其中阴茎离断术和阴茎全切除各1例[7,8],阴茎部分切除3例。过去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阴茎切除术,随着抗结核药物的进展,单用药物即可能治愈,并可保全阴茎的完整性。治疗方法为:①联合用药:确诊后首先予以联合抗结核治疗,可治愈并可保全阴茎的完整。②联合用药+保守的病灶切除。保守性手术切除尽可能地切除病灶,保留阴茎,并缝合切口。本例行病灶切除+联合抗痨,阴茎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无复发。临床遇有阴茎慢性溃疡或硬结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病灶活检确诊后予以抗结核药物,必要时行保守性的局部切除手术治疗,避免在未确诊前行阴茎切除术,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创伤。

      【参考文献】

      [1] 黄 力.阴茎结核合并梅毒一例[J].临床外科学杂志,2004,3(3):185.

      [2] 漆安生,欧阳乾,施恩锡.阴茎结核[J].中华外科杂志,1957,5(9):725.

      [3] 胡顺鸿,邓文球,李家泉.幼儿阴茎结核一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4,9(1):255.

      [4] 聂长庆.阴茎结核三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87,2(1):49.

      [5] De Cock KM, Chaisson RE. Will DOTS do it? A reappraisal of tuberculosis control in countries with high rates of HIV infection[J]. Int J Tuberc Lung Dis,1999,3(6):457-465.

      [6]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山东:科技出版社,1993.364.

      [7] 戴永平,郭锦明.阴茎结核1例报告[J].河北医学,2000,6(12):1 116-1 117.

      [8] 秦崇彬.阴茎结核2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63,11(4):309.

    ↑上一篇:睾丸成熟型畸胎瘤切口改良手术1例
    ↓下一篇:腹腔镜下丝线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5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