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1-05  浏览次数:582次

      作者:刘会范 张瑞莉 娄安锋 王庆伟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目的 观察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60例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患者症状分别收集轻度、中度和重度GSUI患者各20例,进行12 w治疗。结果 轻度组治疗后总漏尿次数(LT)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功能性膀胱容量(FV)、Valsalva漏尿点压(PVL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轻度老年女性GSUI患者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电刺激;盆底肌功能锻炼;尿动力学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表现,与分娩、盆腔手术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关。目前国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创伤大,花费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1〕。电刺激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但疗效存在争议〔2〕。本文对老年女性GSUI患者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近期疗效进行了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7月经尿动力学证实GSUI老年女性患者60例,均诉在体力活动(咳嗽、打喷嚏、改变体位等)时出现不自主漏尿,排除其他类型尿失禁和膀胱阴道瘘等影响因素,排除影响膀胱功能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等。均依据症状分为轻度组20例,年龄62~86 (71±9)岁;中度组20例,年龄63~89 (70±12)岁;重度组20例,年龄63~88 (72±11)岁。

      1.2 治疗方法

      使用丹麦VML公司生产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NeuroTracTM ETS)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采用皮肤表面电极,置于阴道口与肛门连线两侧的会阴区。电刺激模式为专为盆底肌锻炼设计的一组程序化刺激:脉冲频率20 Hz、脉冲期250 μs、电刺激时间5 min;脉冲频率30 Hz、脉冲期250 μs、电刺激时间5 min;脉冲频率10 Hz、脉冲期250 μs、电刺激时间20 min;频率20 Hz、脉冲期200 μs、电刺激时间10 min;脉冲频率30 Hz、脉冲期200 μs、电刺激时间8 min;脉冲频率40 Hz、脉冲期200 μs、电刺激时间5 min;脉冲频率10 Hz、脉冲期250 μs、电刺激时间7 min。刺激周期设定为刺激4 s,休息4 s。刺激电流强度由0 mA开始,然后每次以1%~5%的幅度增加刺激强度,直到患者有感觉,在电脑显示屏上观察到会阴及会阴肛门肌肉产生收缩的肌电图,以病人能耐受无明显不适为止。每次30~60 min,隔日1次。同时由专业医师教会病人如何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平躺双膝弯曲、缩紧臀部、紧闭肛门,交替进行收缩和舒张,可自行选择快速(1次/ s) 或慢速(3次/10 s) 运动,或交替进行。每次20 min,每日两次,共治疗12 w。治疗结束后记录3 d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1.3 疗效观察指标

      (1)主观指标:包括排尿日记的总排尿量(TV)、总排尿次数(TOV)、总漏尿次数(LT)、功能性膀胱容量(VF)和ICIQSF评分(满分21分)。(2)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包括最大尿流率(MFR)、膀胱顺应性(BC)、Valsalva漏尿点压(PVLP)、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Q max)、最大尿道闭合压(PMUC)和功能性尿道长度(SFL)。(3)治疗结束后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参数见表1。3组治疗后LT、ICIQSF 显著低于治疗前,而PVLP和PMUC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轻度组LT和ICIQSF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VF、PVLP和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3组总有效率为72%,其中轻度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0%和90%,显著高于中度组(35%和70%)和重度组(25%和55%)。表1 治疗前后3组排尿日记、尿失禁评分和尿动力学指标比较(略)

      3 讨 论

      GSUI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尿道封闭性减弱、尿道压降低、膀胱颈后尿道改变等,使腹压增高时增加的压力不能传递到有效部位,而导致膀胱压高于尿道压,产生尿失禁。另外,由于衰老所致的逼尿肌平滑肌细胞间连接发生变化是老年人逼尿肌出现过度活动的原因之一〔3〕,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功能锻炼是治疗GSUI的有效方法。单纯盆底锻炼因不能保证正确有效盆底肌收缩使其疗效不显著,但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多能保证盆底肌正确有效收缩。Aukee等研究显示12 w生物反馈治疗GSUI的有效率为68.8%,而单纯盆底肌锻炼的有效率为52.6%〔4〕。本研究采用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不同程度的60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在治疗期间联合盆底肌锻炼,这样既保证盆底肌进行正确收缩锻炼,又能使盆底肌收缩幅度得以量化,并使疗效得到强化和巩固。治疗16 w后发现所有GSUI患者LT和ICIQSF评分均显著降低,PVLP和PMUC显著增加。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该疗法是一种治疗老年女性GSUI有效方法。随访3月总有效率达72%,高于研究报道单一生物反馈或盆底肌锻炼治疗GSUI疗效,提示该疗法可以显著增加其有效率。张晓红研究认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轻度尿失禁患者效果更佳〔5〕。本文也得到相似结果,轻度组治疗后LT和ICIQSF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组,而FV、PVLP和PMUC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治疗后3月随访发现有效率轻度组90%,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

      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本身的重要因素,以往报道中,患者多因时间因素和侵入性电极引起不适等放弃治疗。本研究借鉴苏静等〔1〕研究方法采用皮肤表面电极排除了侵入性、交叉感染、引起患者不适等缺点,同时为保证患者每周3次治疗,科学安排治疗时间,时间安排人性化,尽量不选择周六、周日,或者只需要患者抽出周六、周日的某一天,安排1次治疗。在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期间患者学会盆底肌锻炼后,每天坚持家庭进行盆底肌锻炼以巩固和维持疗效。治疗过程中,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患者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并随时了解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功能锻炼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小、易于接受且安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苏静,文建国,王庆伟,等.盆底肌电刺激疗法治疗老年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J〕.山东医药,2006;46.2:201.

      2 Pugsley H,Barbrook C,Mayne CJ,et al.Morbidity of incontinence surgery in women over 70 years old: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JOG,2005;112(6):78690.

      3 郭应禄,杨勇.尿失禁〔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3:245.

      4 Aukee P,Immonen P,Laaksonen DE,et al.The effect of home biofeedback training on stress incontinence〔J〕.Int Braz J Urol,2006;32(4):4628.

      5 张晓红,王建六,崔恒.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1):124.

    ↑上一篇:单孔三通道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手术配合
    ↓下一篇:男性不育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