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P63蛋白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和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03-30  浏览次数:411次

          作者:廖泽明,陈志强,叶章群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武汉 430030

      【摘要】 目的 探讨P63基因在肾盂移行细胞癌(ren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RTCC)和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RTCC、50例RCC、10例正常肾组织中P63的表达,并分析P63表达与RTCC及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肾组织、RTCC、RCC中P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95%(38/40)、0%(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CC组中G1级与G2级P6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3级(P<0.05);Ta-T1期以P63强阳性为主(66.7%),随RTCC浸润程度的增加,P63 染色强度逐渐减弱;T2期P63强阳性表达率为42.9%,T3-T4期降至0;RCC组中,所有肿瘤无论组织类型、级别、分期,P63表达均呈阴性。结论 P63在RTCC中高表达,与R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63可能参与RTCC的发生、发展,是评估R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P63在RCC中不表达,可作为将RTCC从RCC中鉴别出来的有用指标之一。

      【关键词】 肾移行细胞癌;肾细胞癌;P63蛋白

      P63是P53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分布于复层上皮细胞的基底层和单层上皮组织的基底细胞中。P63基因在维持尿路上皮正常分化及成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1]。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了P63在肾盂移行细胞癌和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3-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因肾肿瘤行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标本。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RTCC)患者标本40例,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7-81岁,平均56岁。按Furhman病理分级G1 22例,G2 11例,G3 7例。按UICCTNM分期,Ta-T1 21例,T2 14例,T3-T4 5例。肾细胞癌(RCC)患者标本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16-78岁,平均53岁。其中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癌9例,嫌色细胞癌2例,颗粒细胞癌4例。按Furhman病理分级G1 24例,G2 20例,G3 6例。按UICCTNM分期,T1 27例,T2 18例,T3-T4 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术后均经病理切片证实。取10例正常肾组织切片为对照。

      1.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 鼠抗人P63单克隆抗体(4A4,可识别各种亚型)及SP免疫组化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组织用4 %缓冲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4-5μm。免疫组织化学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其操作步骤简述如下:切片脱蜡、水化;依次加入过氧化氢和动物血清,各孵育10min;滴加抗P63抗体,4℃过夜;滴加二抗,室温下静置10min;滴加链霉素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下静置10min;DAB显色,苏木精复染,封片。

      1.3 结果判定 光镜下观察,P63以细胞核内显示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随机选择5个高倍视野,各计数200个瘤细胞中阳性染色细胞,阳性表达率(PI)=(阳性表达瘤细胞数/200)×100%。判断标准:无阳性细胞或PI<10%为阴性,10%-25%为弱阳性(+),26%-50%为中度阳性(),>50%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5期〖2〗廖泽明,陈志强,叶章群. P63蛋白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和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结 果

      2.1 P63在正常肾组织、RTCC和RCC中的表达 P63在正常肾组织和RTCC中表达(图1-图3),而在RCC中不表达,P63在三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P63表达与RTCC病理类型的关系 在不同病理分级RTCC中,P6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细胞癌分化程度降低,P63表达显著减弱(图2、图3) ,G1级与G2级P63的强阳性和中度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G3级(表2)。

      2.3 P63表达与RTCC临床分期的关系 Ta-T1期以P63强阳性为主(66.7%),部分呈弱阳性表达(9.5%)。随TCC浸润程度的增加,P63染色强度逐渐减弱。T2期P63强阳性表达率为42.9%,T3-T4期阳性表达率为0,不同临床分期各组间P6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表2 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RTCC组织中P63的表达

      3 讨 论

      P53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周期调节和细胞凋亡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P63是最近发现的P53同族基因,与P53具有十分相似的结构和功能,P63的某些蛋白与P53具有截然不同的生物学功能。P63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触发胚胎上皮组织层化和维持基质细胞增殖分化,这两方面作用分别通过TAP63和△NP63两类亚型来实现[2]。P63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表达的亚型是△NP63。TAP63具有典型的转录活性区、DNA结合区和寡核苷酸化区,可与P53 DNA结合位点任意结合,能够显著地反式激活P53靶基因,诱导细胞周期阻遏和引发细胞凋亡。△NP63缺少N端转录激活区,不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但它仍可与DNA结合,并以显性失活的方式抑制TAP63和P53依赖的靶基因的转录[3]。△NP63型异构体的显性失活至少有两种互不排斥的机制,第一种是△NP63编码的蛋白,能结合P53DNA结合域的位置,阻止了P53的有转录激活能力家族成员的结合;第二种机制是△NP63编码的蛋白不结合P53DNA结合域时,他们与具有转录激活能力的P53DNA家族成员结合而使他们分离,从而抑制了转录激活作用[4]。在大量人肿瘤的P63研究中,发现更多的为△NP63的癌基因功能,而不是TAP63的肿瘤抑制功能[5]。

      P63参与调节机体正常发育,主要表达于复层上皮组织以及前列腺和乳腺等腺体的基底细胞中,其基因产物与基底细胞癌、鳞状上皮细胞癌、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用RNA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可以在肾组织中发现P63的表达[7]。Dicomo等[8]进一步研究表明,某些肾小球鲍氏囊(Bowmans capsule)细胞可以中度表达P63基因,而近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不表达P63。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63蛋白在40例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RTCC)中呈高水平表达,阳性率达95%,与在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P63对TCC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63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不同。不少学者[1,910]研究P63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进展中的作用时发现,P63在BTCC中高表达,P63的表达强弱和肿瘤的分级、分期呈负相关。从本实验对P63在RTCC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表达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各组间P63表达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63的表达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增高而减少,在侵袭性肿瘤P63蛋白的表达减弱,并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与上述学者在BTCC中的研究结果一致。推测P63对RTCC的促进作用是在肿瘤的发生阶段,而在肿瘤的恶性进展中逐渐失去表达,P63表达下调,提示预后不良,有可能成为一项评估RTCC预后的潜在指标。

      Langner等[11]报道P63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将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从肾细胞癌中鉴别开来。本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所有的RCC组中,无论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P63均表达阴性,与P63在RTCC组中阳性表达率相比,两组间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63可作为肾移行上皮细胞癌和肾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在临床病理诊断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Urist MJ, Di Como CJ, Lu ML, et al. Loss of p63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in bladder cancer [J]. Am J Pathol, 2002, 161(4):11991206.

      [2]Koster MI, Kim S, Mills AA, et al. P63 is the molecular switch for initiation of an epithelial stratification program [J]. Genes Dev, 2004, 18(2):126131.

      [3]Benard J, DoucRasy S, Ahonadegbe JC. P63 family members and human cancers [J]. Hum Mutat, 2003, 21(3):182191.

      [4]Irwin MS, Kaelim WG. P53 family update: p73 and p63 develop their own identities [J]. Cell Growth Differ, 2001, 12(7):337349.

      [5]Little NA, Jochemsen AG. P63 [J].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02, 34(1):69.

      [6]TsujitaKyutoku M, Kiuchi K, Danbara N, et al. P63 expression in normal human epidermis and epidermal appendages and their tumors [J]. J Cutan Pathol, 2003, 30(1):1117.

      [7]Dellavalle RP, Egbert TB, Marchbank A, et al. CUSP/P63 expression in rat and human tissues [J]. J Dermatol Sci, 2001, 27(2):8287.

      [8]Di Como CJ, Urist MJ, Babayan I, et al. P63 expression profiles in human normal and tumor tissues [J]. Clin Cancer Res, 2002, 8(2):494501.

      [9]Koqa F, Kawakami S, Fujii Y, et al. Impaired p63 expression associates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uroplakin Ⅲ expression in 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J]. Clin Cancer Res, 2003, 9(15):55015507.

      [10]Ziqeuner R, Tsybrovskyy O, Ratschek M, et al. Prognostic p63 and p53 expression in 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J]. Urology, 2004, 63(6):10791083.

      [11]Langner C, Ratschek M, Tsybrovskyy O, et al. P63 immunoreactivity distinguishes upper urinary tract transitionalcell carcinoma and renalcell carcinoma even in poorly differentiated tumors [J]. Histochem Cytochem, 2003, 51(8):10971099.

    ↑上一篇: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下一篇:熊果酸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