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附1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6-10  浏览次数:531次

      作者:邢念增 作者单位: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至今共收治的10例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 结果 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占同期所有泌尿系统肿瘤的1.1%。从发现原发肿瘤到发现泌尿系统转移瘤平均3.5年。手术切除2例,介入治疗3例,放化疗3例,未治疗2例。随访1~24月。手术治疗的2例目前术后8个月和12个月,情况良好;另外8例均已死亡,平均生存期8个月。 结论 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是消化系统肿瘤发展到晚期的结果,以姑息治疗为主,但对于只有泌尿系统单个器官转移者,手术切除仍有一定治疗意义。

      【关键词】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肿瘤 继发性

      0 引言

      继发性泌尿系统肿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我院泌尿科自1996年至今,共收治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1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48~72岁,平均62岁。继发性膀胱腺癌5例,其中3例为直肠腺癌转移,2例为结肠腺癌转移。继发性肾肿瘤2例,其中1例为直肠类癌转移,另1例为结肠腺癌转移。继发性肾上腺肿瘤2例,均来自于肝脏恶性肿瘤。继发性输尿管腺癌1例,为结肠腺癌转移。

      1.1 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表现 5例膀胱癌中3例表现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另2例无泌尿系统症状。继发性肾肿瘤和肾上腺肿瘤均无明显尿路症状,而输尿管肿瘤表现为同侧肾积水。

      1.2 发生泌尿系统转移的时间 原发肿瘤与泌尿系统转移肿瘤同时发现者3例,在原发肿瘤诊断或治疗后发现泌尿系统转移者7例,转移间隔时间最短9个月,最长12年,平均3.5年。同时发生其他系统转移者5例。

      1.3 诊断 膀胱镜检查3例,均发现膀胱底部或后壁实性占位,经活检证实为转移性腺癌。肾和肾上腺继发性肿瘤均是在原发肿瘤治疗后复查CT或MRI时发现。输尿管肿瘤经IVP和逆行造影发现。

      1.4 治疗 手术治疗2例,其中1例肾癌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肾类癌,与3年前直肠类癌一致。输尿管肿瘤行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输尿管腺癌,患者2年前曾患结肠腺癌。介入治疗3例,放疗或化疗3例,未治疗2例。

      2 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手术治疗的2例患者目前分别随访8个月和1年,情况良好。另外8例患者目前均已死亡。从发现泌尿系统转移癌到死亡间隔分别为1月、2月、2月、3月、3月、8月、2年、2年,平均8个月。

      3 讨论

      3.1 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率 继发性泌尿系统肿瘤多见于尸检,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自1996年至今共收治泌尿系统肿瘤900例,其中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10例,占1.1%,与Bates等[1]统计的1.6%~3.0%的结果相近。在肿瘤病人的尸体解剖中,最易被发现继发性肿瘤的脏器依次为肺、肝、骨、肾上腺和肾,其中继发性肾肿瘤的检出率为9%~20%,原发肿瘤多为肺癌,其次是乳腺癌,而肝癌和结肠癌少见,淋巴瘤和白血病累及肾脏者约为25%~50%。继发性前列腺肿瘤的检出率为0.5%~5.6%,继发性睾丸肿瘤的检出率为0.5%[2]。Klinger总结5 000例尸检结果,发现肾转移癌118例,膀胱转移癌33例,前列腺10例,睾丸3例。目前无精囊发生转移癌的相关报道。

      3.2 转移途径 恶性肿瘤转移至泌尿系统除了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途径之外,直接浸润者占很大比例。本组5例继发性膀胱肿瘤均来自于直肠癌和结肠癌,且CT或MRI均提示为肿瘤直接浸润。

      3.3 临床表现 继发性肾上腺肿瘤和肾肿瘤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文献报道有个别病例表现为腰痛或血尿[3,4],本组4例均无泌尿系统症状。而继发性膀胱肿瘤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继发性输尿管肿瘤表现为同侧肾积水。

      3.4 诊断 继发性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主要是依赖患者其他器官尤其是邻近器官的肿瘤病史,结合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个别病例首先表现为血尿或泌尿系统其他症状,经系统检查后方发现为转移性肿瘤。如行手术治疗或取活检,则其病理回报对继发性肿瘤的确诊至关重要。泌尿系统转移性肿瘤以腺癌为主,尤其是膀胱更为多见。这就要求我们要区分原发腺癌和转移性腺癌。膀胱的原发腺癌较为少见,其中还有一部分为脐尿管癌。因此对于发生于膀胱底部或后壁的实性肿瘤,病理回报为腺癌者,要高度警惕肠道转移癌的可能。当普通切片无法区分原发和转移性腺癌时,免疫组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β连环蛋白的失调在结直肠癌的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Wang等[5]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经临床确诊的原发膀胱腺癌17例,结直肠腺癌转移膀胱16例,膀胱移行上皮癌10例。结果结直肠腺癌转移膀胱16例中有13例(81%)出现β连环蛋白的阳性核表达,而原发膀胱腺癌和膀胱移行上皮癌无一例表达;所有膀胱的结直肠转移腺癌均不表达CK7和成血小板调控蛋白(TM),而15例(94%)CK20阳性。所有的尿路上皮癌阳性表达CK7和TM。因此认为应用β连环蛋白、CK7、CK20、TM行免疫组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原发膀胱腺癌和结直肠转移性腺癌。

      3.5 治疗 继发于消化系统的泌尿系统肿瘤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大多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治疗应以姑息性治疗为主,如放疗或化疗等。但对于只有泌尿系统单个器官转移、而未发现身体其他部位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外科手术切除仍有一定治疗意义。本组两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已健康存活8个月和1年,而其他病例大多于发现泌尿系统转移癌后3个月内死亡。

      【参考文献】

      [1] Bates AW, Baithun SI. The significance of secondary neoplasms of the urinary and male genitalt tract[J]. Virchows Arch, 2002,440(6):640647.

      [2] GarciaGonzalez R, Pinto J, ValBernal JF. Testicular metastases from solid tumors: an autopsy study[J]. Ann Diagn Pathol, 2000,4(2):5964.

      [3] 盛新福,汪清,赵伟,等. 来源于消化道的泌尿系统转移癌五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10):633.

      [4] 马建辉,寿建忠,毕新刚,等. 继发性肾肿瘤72例临床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2):125126.

      [5] Wang HL, Lu DW, Yerian LM,et al. Immunohistoche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primary adeno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and secondary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J]. Am J Surg Pathol, 2001, 25(11):13801387.

    ↑上一篇: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茅莓对大鼠前列腺炎模型病理改变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