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34例

    发表时间:2011-07-18  浏览次数:464次

      作者:吴学勤,杨小莉,马鹏,王茂军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中医医院,宁夏 吴忠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对3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自拟清热化瘀排石汤方,并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10d为1个疗程。结果 经2个疗程治疗,34例中痊愈23例(67.65%),有效8例(23.53%),无效3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结论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较好。

      【关键词】 输尿管,清热化瘀,排石汤

      尿石症是泌尿系外科常见病,其病因和病机,尽管有多种学说,但其确切机制仍然不清。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输尿管结石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34例中男25例,女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1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其中16-30岁16例,31-40岁12例,41-61岁6例。本组病例均有典型的尿路结石症状,并经X线片、B超检查确诊,且排除胆囊炎、胆石病、急性阑尾炎及卵巢囊肿扭转等病。单侧输尿管结石3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结石5例,并发泌尿系感染12例,并发肾积水8例,并发肾绞痛发作者6例。

      1.2 治疗方法:除个别病人因绞痛发作时用阿托品之类解痉止痛外,均内服中药清热化瘀排石汤。方剂组成:金钱草30g,石苇15g,瞿麦10g,黄柏10g,桃仁10g,三棱10g,地龙10g,车前子15g,郁金10g,元胡10g,炒枳壳10g,鸡内金30g,乳香10g。每日1剂,水煎300ml,分3次服用,疗程为10d。嘱患者多饮水(每天达2-3L),多做跳跃活动。8例结石移动有明显血尿者,加用白茅根、旱莲草、大蓟、地榆;4例因脾虚症状,加用白术、茯苓;6例肾阳虚者,加附子(先煎);3例体弱气虚者,减三棱、桃仁用量,加党参、白术。

      1.3 疗效标准[1]:治愈:已见结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X线片示结石阴影消失。有效:X线片结石阴影位置下移或体积缩小,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无改善,X线片检查结石位置及形态无变化。

      2 结果

      34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23例(67.65%),有效8例(23.53%),总有效率为91.18%。其中单侧输尿管结石30例,治愈29例,治愈率为96.66%;双侧输管结石4例中,有1例右侧输尿管结石较大未排出视为好转,治愈率为75%;合并肾结石5例,治愈4例,治愈率为80%。治疗后排石时间15-60d,一般在治疗后15d见效。3例因结石较大,直径约1.4cm治疗无效,虽有症状改善,但X线片及B超证实结石阴影依然存在,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泌尿系结石属于“淋症”、“石淋”、“砂石”、“血淋”等病范畴。张仲景所著《景岳全书》中称:“淋之病,无不由于剧热”。《丹溪心法》中说:“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小便遁出焉也……于是有欲出不出,淋漓不断之状,甚者窒塞其间,则令人闷绝矣[1]。”本病多由于肾虚和下焦湿热引起,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尿液生成与排泄失常,加之摄生不慎、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醇酒之品,致湿热内生、蕴结膀胱、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气机不利,结石梗阻,以致湿热积于下焦,日积月累,以致浊质凝结为结石。结石横径小于1cm且表面光滑、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采用中药排石[2]。有医家认为,石淋由元阳不足、寒痰凝聚所致[3]。故笔者经过大量临床观察认为,在治疗上当清热利湿、行气化瘀、利尿通淋,自拟“清热化瘀排石汤方”正是依照上述病因病机而组方原则:方中金钱草清热通淋利水,石苇、瞿麦清热利水通淋、黄柏清热燥湿,以除下焦湿热;车前子利尿通淋、清泄湿热,地龙清热利尿为方中之主药,辅以桃仁活血祛瘀、元胡活血利气止痛、三棱破血祛瘀止痛、郁金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乳香活血止痛、枳壳理气止痛、鸡内金化结石,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利尿、化瘀排石之功。

      当然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辨证分清虚实主次兼证,注意是否伴有积水、感染等,以上所述相结合,起到了清热利尿、化瘀排石之目的。通过34例临床观察,我们认为自拟清热化瘀排石汤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炳南,吴信受,高益民,等.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手册[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531.

      [2] 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86.

      [3] 吴大礼,张所栋.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188例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5):13.

    ↑上一篇: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50例体会
    ↓下一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