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输尿管结石并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5  浏览次数:591次

      作者:杨冬梅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 目的:应用B超观察并探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周积液的发生机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B超观察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有肾周积液的患者其放射性绞痛情况、肾及输尿管积水程度、 输尿管结石部位及大小、肾周积液程度及部位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输尿管结石伴有肾周积液者其放射性绞痛重且持续时间长;肾轻度至中度积水;输尿管近段扩张,输尿管结石在4 mm×6 mm~11 mm×18 mm之间;肾周积液多位于肾上下极,呈月牙形暗区;经抗炎、解痉止痛、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等治疗,肾周积液暗区2 d~5 d内逐渐消失。结论: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伴肾周积液情况,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肾周积液;超声诊断

      临床上输尿管结石梗阻合并同侧肾积水多见,而并发肾周积液者少见。我们观察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并肾周积液的12例患者声像图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鉴别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以肾绞痛就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34例进行总结。年龄16岁~62岁,就诊时间为发病后30 min~4 d,所有患者均有突发性腰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均排除了感染、外伤、手术及肿瘤等病史。

      1.2 方法

      仪器采用SIEMENS“中狮子王”和PHILIPS-HD11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5.0 MHz,受检者采用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多方位、多途径、多切面扫查。观察患者有无输尿管结石、结石大小及部位、肾及输尿管积水程度、肾周有无积液等。特别注意肾周积液集中部位和形状。

      2 结果

      23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全部均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声像图表现,其中12例伴有肾周积液,其表现为肾周呈线条状或月牙状液性暗区,主要集中在肾上下极处。集合系统分离在15 mm~30 mm之间,输尿管扩张约12 mm,结石大小在4 mm×6 mm~11 mm×18 mm之间,放射性肾绞痛持续时间均在1 h以上。所有患者经抗炎解痉止痛和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等综合治疗,肾周积液2 d~5 d内吸收消失。其中1例因肾周积液较多伴有发热,在超声引导下行肾周积液穿刺,2 d后复查B超,肾周积液消失。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合并肾周积液其发生机制存在不同看法,Zein[1]认为可能是尿流受阻,肾盂肾盏压力增高,尿液经肾小管静脉和淋巴管返流所致;徐华南、苑颖等[2]认为,上尿路急性梗阻后,内压急剧升高,管腔迅速扩张,管壁细胞损伤,尿液经过菲薄的管壁外渗引起;裘法祖[3]认为输尿管结石引起梗阻时,肾盂内压增高,压力经集合管传至肾小管、肾小球,压力达到3.3 Kpa(25 mmHg)相当于肾小球滤过压时,肾小球停止滤过,尿液形成停止,但肾内血液循环仍保持正常。梗阻后约1 h,肾内“安全阀”开放,即肾盏在穹窿部开始有小的裂隙,肾盂内尿液直接入肾实质的静脉和淋巴管内,并经肾窦渗至肾盂和肾的周围,此时肾盂内压下降,肾小管、肾小球囊内压力亦随之降低,肾小球滤过恢复,但所形成的尿液不是进入输尿管,而是进入肾实质内,这种肾内“安全阀”的开放,在梗阻时起到保护肾组织的作用,使急性短时间梗阻不致严重危害肾组织。上述病理生理过程,有利于理解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放射性肾绞痛的原因。本研究认为,肾脏其共同解剖特点是肾包膜是包绕肾实质周围的一层纤维膜,容易与肾实质分离,而且由于肾上下极包膜外肾脂肪囊的特殊结构,这种生理和解剖特点为肾包膜下积液提供了基础,外渗的尿液积聚在肾上下极部位相对较多而肾中部则相对较少,声像图表现为液性暗区呈月牙状包绕肾上下极,中部呈线条状液性暗区围绕的特点。观察表明,超声检查不仅能及时发现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合并肾周积液,而且还能确定积液部位、 深度及多少,对积液较多者可指导临床进行穿刺引流,避免长时间梗阻引起肾组织缺氧和萎缩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Zein TA,HubenRP,Petrel NJ,et al.Secondaryurinoma mimicking recurrent tumor as a cause of bilateral obstruction[J]. J Surg Onco,1987,34:188193.

      [2]徐华南,苑颖.急性梗阻性自发性尿外渗六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4,2:9597.

      [3]裘法祖.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34.

    ↑上一篇: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治体会
    ↓下一篇:微创经皮肾气压弹道结合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