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膀胱憩室癌5例的诊治

    发表时间:2012-01-13  浏览次数:659次

      作者:孙建国,陈家璧,颜醒愚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关键词】 膀胱;憩室;癌;膀胱镜检查; 膀胱切除术;病例报告

      膀胱憩室癌临床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和诊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996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62~80岁,平均71岁,发病时间1+~3年。全部患者均有肉眼血尿,男性4例均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其中1例为前列腺增生行切除术后3年,无2次排尿史。术前膀胱镜检查其中4例发现有憩室并肿瘤,未发现膀胱结石或憩室结石。B超检查发现有4例为憩室肿瘤。CT检查4例为憩室合并肿瘤,其中1例可见盆腔淋巴结肿大。KUB检查均未发现有膀胱结石。IVU检查2例见有肾积水。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另1例术中见肿瘤已浸润直肠及乙状结肠,故行膀胱造瘘。病理检查:移行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1例。术后生存﹥5年3例,3年1例。

      2 讨论

      2.1 发病机理

      膀胱憩室是由于先天性膀胱壁肌纤维排列反常,局限性薄弱,加之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上升,膀胱壁自分离的逼尿肌束之间突出而形成。但也有先天性巨大憩室不并发尿路梗阻者[1]。临床所见的膀胱憩室口相对较小而憩室底较大从而导致引流不畅,长期残存尿液,发生感染。慢性感染导致角化性鳞状化生发展,继而发生癌变。

      2.2 临床症状

      此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男多于女,本组男∶女为4∶1,可能系50岁以上男性下尿路梗阻较常见有关。其中1例为前列腺增生行切除术后3年,无2次排尿史。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与常见的膀胱癌无痛性肉眼血尿相似,由于憩室的形成与下尿路梗阻有关,故该病除血尿外还有排尿困难,并常伴有脓尿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同时有上述症状出现者应考虑有膀胱憩室并肿瘤的存在。

      2.3 诊断

      膀胱镜检查是诊断此病最常见、最直接的检查方法。膀胱镜检查时可直接观察到憩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合并肿瘤的情况,如肿瘤突出到憩室口外可直接观察到,如肿瘤较小而憩室口较大时可直接把膀胱镜伸入憩室内观察,但临床上可出现肿瘤较大而憩室口较小时误诊为膀胱癌而遗漏憩室的诊断,在手术中才发现为憩室癌,本组有1例就出现上述情况。故在行膀胱镜检查时膀胱须充盈一定量的液体才不会遗漏该诊断。

      B超是诊断该病的另一个较常用的方法,在声像图上出现囊样无回声区,与膀胱之间有膀胱壁相隔,有憩室口与膀胱相通。憩室大小不一,憩室内可探及肿瘤相应的声像图。故在行超声检查时应把探头对准憩室口移动体位可以观察到膀胱内沉淀物向憩室内漂移,同时超声检查可发现有无肾积水。因膀胱憩室容易被超声检出,加之该检查为无创伤性,故较膀胱镜或其他影像法更为便捷,应为首选。

      CT对膀胱憩室及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表现为软组织、固定或带蒂肿物,增强扫描时肿物有强化,憩室壁或颈部厚,肌层发育不良或缺损。但由于膀胱憩室肿瘤较少见,容易漏诊。CT检查在患者有下尿路梗阻无法行膀胱镜检查时更为重要。本组的发现率为80%。

      膀胱造影可发现膀胱憩室,有时因造影剂的掩盖容易遗漏肿瘤,此外如果肿瘤生长充满憩室,造影剂不能进入憩室显示其轮廓,也不能提示该诊断。KUB检查只能明确有无合并结石无法发现憩室,文献上报告的个案基本上均合并有结石,但本组患者均无结石的发现。

      2.4 治疗

      膀胱憩室癌的治疗因有憩室的存在故行膀胱部分切除为主,必要时同时解除下尿路梗阻,经尿道憩室内肿瘤电切基本不采用,因憩室壁肌层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膀胱穿孔或肿瘤残留。本组5例中的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但如在术中发现周围浸润明显可行姑息性膀胱造瘘,本组中的1例就属于该情况。因憩室癌的发生与感染有关,故其病理结果与常见的膀胱癌病理不太一致,如混合性癌也较常见,而混合性癌的预后比移行细胞癌差[2,3]。本组此例随访时间较短,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黄澄如. 泌尿生殖系先天性畸形. 见:吴阶平主编.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01.

      2 王振林,王新生,杨继旭,等. 膀胱憩室癌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3335.

      3 黄红星,余刚.膀胱憩室肿瘤的诊治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9091.

    ↑上一篇:精液迟缓液化症患者精液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调查分析
    ↓下一篇:前列腺癌组织中SOD2的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