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腰骶神经根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1-07-08  浏览次数:586次

       作者:赵朝晖 吴占勇 魏运动 孔建军 作者单位: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

      【关键词】 腰骶神经根病;神经电图;肌电图;磁共振成像

      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诊断依据是:临床表现、MRI及椎管造影。MRI反应神经根形态学改变,椎管造影对L5~S1根及以下检查效果差。随着肌电图检查技术在临床的普及,肌电图检查对神经根受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将176例腰骶神经根病患者术前肌电图检查、MRI及术中所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至2009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76例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患者,常规核磁共振、肌电图检查。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2±6)岁;临床诊断L3~L4椎间盘突出10例、L4~L5椎间盘突出65例、L5~S1椎间盘突出39例、L3~S1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56例。

      1.2 方法 采用丹麦DANTEC Keypoit4型神经肌电诱发电位仪。室温25℃、表皮温度28~30℃,全屏蔽。神经传导速度(NCV):采用表面电极检测双下肢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F波和H反射。肌电图(EMG):采用同心圆针电极检测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胫前肌、椎旁肌等可能受累肌肉,观察放松时、轻收缩、大力收缩时表现。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电图 176例患者,H反射异常有114例,占64.7%;F波异常21例,占11.9%;NCV异常43例,占24.4%;SCV异常11例,占6.2%。104例L4~S1椎间盘突出症,进行H反射和MRI比对,核磁影像上对神经根压迫者视为阳性。二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EMG 176例患者,共检查肌肉928块,119例60.4%肌肉静息状态下可见2处以上纤颤电位和正锐波,占总人数67.6%。 表1 H反射与MRI异常情况例

      3 讨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腰骶神经根病,近年来受到临床大夫的重视,MRI可以直接反应椎间盘、椎管及神经根受压等形态学改变。肌电图检查则判断神经根受损范围、程度,并做出定量分析,评价神经根功能状况,为神经根损伤早期诊断及手术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3.1 H反射是电刺激胫后神经,冲动由感觉纤维传入脊髓,再触发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肌肉收缩的单突触反射。它反应感觉、运动神经的全长和神经元的兴奋性。是检查S1神经根的敏感指标。H反射单侧缺如,或侧间差超过1.5 ms,波幅比超过50%,即认定H反射异常。比较39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H反射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H反射反应S1神经根受损的敏感性与MR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H反射早期诊断S1神经根受损有独特的优势[1]。由此可见H反射对早期神经根病诊断的重要性。

      3.2 F波反应运动神经轴索及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对胫神经F波而言,它反应胫神经、坐骨神经及L4~S3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由于下肢神经行程长,周围神经或单神经根受损或损伤较轻,测定的F波传导可以正常.实践表明,如果神经根损伤较重,累及运动神经,或髓鞘受到损害时F波出现率降低,潜伏期延长。本组患者F波异常21例(占11.9%),均为多神经根受损,并双下肢周围神经轴突变性。它可以评价前根受损程度,评估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3.3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神经根损害的诊断敏感性较低,因为外周神经由多条神经根组成,大多数根性病变只损伤部分神经根,至少50%的运动轴索丧失才能造成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明显降低[2]。本组176例患者中,运动传导速度异常43例,异常率24.4%。由于感觉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后根神经节,节前损害,患者虽有下肢感觉异常,但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正常。所以神经根病变,电生理检测感觉传导速度正常。如检查运动、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则提示神经根受损较重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症状改善及恢复时间长。

      3.4 肌电图检测利于神经根早期损伤的诊断及损伤定位。同一脊髓节段(前根)神经支配的所有肌肉组成一个肌节。该组肌肉反应特定的神经根。根据检查肌肉的分布,了解支配该组肌肉的神经根的功能,结合神经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得出定位诊断,并评价神经根及周围神经功能状态。本组176例患者,检查928块肌肉,出现2处失神经电位即为阳性。如L2~3根损伤,股四头肌、股内收肌、椎旁肌检查阳性;同理L4根:股四头肌、股内收肌、胫前肌阳性;L5根:胫前肌、股二头肌、腓骨长肌、趾短伸肌阳性;S1根:股二头肌、腓骨长肌、腓肠肌、趾短伸肌阳性;S2根:股二头肌、腓肠肌阳性。神经根受损,相应节段椎旁肌神经源性损害。椎旁肌是神经根受损的有力证据。但由于椎旁肌神经根支配的重叠,所以不能反应节段特征,对定位价值不大。本组针极肌电图阳性率60.4%,与手术所见神经根受损符合率达82.9%。卢祖能等[3]论述了下肢肌节的分布。美国电诊断医学会专辑上论述用电生理的方法检查神经根病,完全依据在一个肌节分布区用针电极检查所发现的异常[4]。周琪琪等[5]通过术中对自由肌电监测的描记,徐峰等[6]通过对大鼠腰神经根支配肌群的电生理定位实验,判断脊神经与所支配肌肉的关系。肌电图是神经根受损的敏感指标。据肌肉受累范围做出神经根受损定位是切实可行的方法。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根受损早于MRI检查。检查时要适当扩大检查范围,至少要检查数块肌肉。

      【参考文献】

      1 周方,严莉,汪仁斌,等.胫神经H反射与F波诊断腰骶神经根病的敏感性比较.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22:270272.

      2 齐宗华,刘勇,齐卫红.腰骶神经根病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齐鲁医学杂志,2005,10:429.

      3 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主编.实用肌电图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0427.

      4 刘伟鹏,耿志国.神经根病患者的电诊断检查.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0,20:7274.

      5 周琪琪,张小锋主编.神经监测技术在临床术中的应用.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7982.

      6 徐峰,傅中国,张殿英,等.腰神经根与其支配肌群的电生理定位实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6,10:16.

    ↑上一篇:神经端侧缝合术在腓总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下一篇:神经端侧缝合的应用与预后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