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09  浏览次数:954次

      作者:郑立泉1,赵升田2,郭慧梅1,綦岩1  作者单位:1.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山东 泰安 271000;2.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 济南 250033

        【摘要】目的 观察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应用左氧氟沙星(A组)、α1A受体阻滞剂坦索络新和左氧氟沙星(B组)。观察其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SFQ)、前列腺液常规、尿流率的改善率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 α1A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α1A受体阻滞剂;疗效

      Study on efficacy of inhibitors of α1Areceptor in chronic prostatitis

      ZHENG Liquan1, ZHAO Shengtian2, GUO Huimei1, QI Yan1

      (1. Dept. of Ur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 China

      2. Dept. of Urology, The 2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3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nhibitors of α1Areceptor( tamsulosin) in chronic prostatitis. Methods: Eighty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s randomly, and treated differently as the following. Cases of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only and group B with tamsulosin and levofloxacin. Symptom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SFQ), prostaticus, uroflow were observed before therapy and 6 weeks after therapy. The cure rate was analys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In 18 cases(56.25%) of group A, the symptom disappeared or improved, in 17 cases (33.13%) , SFQ improved and in 15cases (46.88%), WBC disappeared or lowered in EPS. In group B, the number was 32 (88.89%), 33 (91.67%) and 30(83.33%). Conclusion: Inhibitors of a1Areceptor has obvious therapeatic efficacy in CP, bacterial or nonbacterial, and can be an effective drug for them.

      Key words:chronic prostatitis; α1Areceptor; efficacy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大多存在经验用药,治疗效果亦不满意。我们采用α1A 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与单纯应用抗生素进行比较,以期寻找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 8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在17岁至 49岁,平均 26岁。病程半月至数年,最长病程20年。临床表现均有尿等待、尿频、排尿不尽感及尿道不适感,其中伴有会阴部、腹股沟区疼痛者38例,伴有尿道滴白、性功能障碍者16例。所有病例尿常规正常,均行前列腺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触痛者52例,均做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白细胞 + ~ +++ / HP者73例,卵磷脂小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做前列腺液培养45例,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培养19例,精液培养16例。其中14例培养出有细菌生长,阳性率17.5%。细菌培养阴性的66例行前列腺液PCR检查:支原体阳性者 12例、衣原体阳性者 4例,阳性率24.2 %。B超示前列腺肿大、回声不均匀者35例;前列腺包膜增厚,毛糙,同时伴精囊增大者15例,其余前列腺大小、回声均正常。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单纯服用左氧氟沙星;B组:40例,服用α1A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及左氧氟沙星。

      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包括:禁食辛辣食物、忌烟酒、每周前列腺按摩1次,同时多饮水、温水坐浴、保持规律的性生活。A组口服左氧氟沙星0.1,bid ;B组在服用左氧氟沙星的同时口服坦索络新0.2 mg,qd。均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行前列腺症状评分(SFQ)、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尿流率的测定,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正常,无前列腺触痛,EPS中WBC数正常,前列腺液培养阴性,PCR检测阴性。好转:症状好转,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前列腺触痛好转,EPS中WBC数下降但未正常。痊愈和好转代表治疗有效。无变化: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加重,EPS中WBC数基本未降。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的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6周末两组随访人数分别为32、36,失访人数在允许范围内。A组中症状消失或好转18例(56.25%),SFQ评分好转17例(53.13%),EPS中WBC消失或下降15例(46.88%)。B组中症状消失或好转32例(88.89%),SFQ评分好转33例(91.67%),EPS中WBC消失或下降30例(83.33%)。经卡方检验B组与A组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治疗前后尿流率的变化(尿流率之差)情况见表2,B组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 P<0.01)。表1 治疗6周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注:与A组比较,*P<0.01。表2 两组治疗前后尿流率之差比较注:与A组比较,*P<0.01。

      3 讨 论

      1978年Drach等[1]提出采用前列腺炎综合征的分类,即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BP)和前列腺痛。其中前列腺痛因有前列腺炎的临床特征但无感染征象而归入CNBP。细菌性前列腺炎常有菌尿,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痛很少发生尿路感染,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与细菌性前列腺炎类似,前列腺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前列腺痛无炎症体征,前列腺按摩液正常,表现为一种膀胱颈、后尿道痉挛性功能失调。

      如何纠正排尿功能紊乱,充分引流前列腺分泌物,使药物在前列腺内达到有效的浓度,成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尿液前列腺返流,产生逆行感染及化学刺激性炎症。尿液前列腺反流程度与尿道压力相关,患者存在后尿道高压,可能为尿液反流的原因[2]。Donker等[3]进行前列腺解剖的研究,认为尿道壁张力是由肾上腺受体(α受体)控制。前列腺包膜、前列腺实质及膀胱颈部平滑肌内有丰富的α受体,其中α1A受体约占70%,在前列腺及后尿道收缩中起主要作用。兴奋α1A受体引发前列腺包膜、膀胱颈和前列腺内平滑肌痉挛,造成膀胱颈压和前列腺内压增高,引起会阴部疼痛及排尿刺激症状[45]。

      有学者应用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0.2 mg 每晚1次治疗前列腺炎患者,两周后发现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明显改善,并且疼痛症状亦明显缓解[6]。本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服用盐酸坦索罗辛及左氧氟沙星6周,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尿流率、减少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等方面,均较单纯服用左氧氟沙星的患者明显。其原因是α1A受体阻滞剂对尿道、膀胱颈及前列腺平滑肌兴奋性具有选择性的阻断作用,有助于缓解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平滑肌的不正常痉挛,使紧张的膀胱颈和前列腺组织松弛,尿道压力下降,减轻尿道阻力, 缓解功能性尿道梗阻[78]。消除排尿时前列腺和射精管内的尿液返流,并且配合前列腺按摩促进前列腺管的开放和前列腺液的引流,清除阻塞前列腺腺管的细菌或炎性坏死物质,改善前列腺腺体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抗生素等药物更好地渗入到前列腺组织内,达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目的。

      另外α1A受体阻滞剂对于改善逼尿肌的稳定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因此可以明显改善前列腺炎患者尿等待、尿频、排尿不尽感及尿道不适等症状,应用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9]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伴有明显排尿症状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并不太多,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排尿症状的好转,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反而增多,说明此治疗方法的确起到了促进前列腺管的开放,使前列腺液得到了充分的引流,随着治疗的继续白细胞逐渐减少。也说明了保持规律的性生活在治疗或预防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的重要意义。

      盐酸坦索罗辛能够阻断脊髓精液分泌中枢和射精中枢的α1A受体,降低其兴奋性,提高射精兴奋阈,使射精反射延迟,从而延长射精时间;另外还能阻断射精管、前列腺、后尿道平滑肌上丰富的α1A 受体,使该部位的平滑肌松弛,射精反射延迟,射精时间延长,对前列腺炎伴有性功能障碍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0]。

      盐酸坦索罗辛在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少见并且轻微,易被患者接受,可以长期用药,以减少症状复发[11]。本组患者未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常见不良反应,对慢性前列腺炎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伴有尿频、尿等待、排尿不尽感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Drach G W, Fair W R, Meares E M,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benign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prostatic pain: prostatitis or prostatodynia[J]. J Urol,1978,120:266.

      [2] 廖利明,石炳毅,梁春泉. 慢性前列腺炎类综合征患者尿常规及动态尿动力学测定[J].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4143.

      [3] Donker P J, Ivanovici F, Noach E L, et al. Analyses of the urethral pressure profile by means of alectromyography 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drugs[J]. Br J Urol, 1972,44: 180193.

      [4] Mehik A, Hellstrom P, Lukkarinen O, et al. Increased intraprostatic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J]. Urol Res, 1999,27:277279.

      [5] 宋波,刘志平.中青年前列腺病尿动力学研究(附50例报告)[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15(5): 460462

      [6] 安黎明, 江鱼.盐酸坦索罗辛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流率的影响[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3):142143.

      [7] Roberts RO, Lieber MM, Bostwick DG,et al.Areview of clinical andpathological prostatitis syndromes[J].Urology,1997,49:809821.

      [8] Barbalias GA, Nikiforidis G,Liatsikos EN.Ablock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in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s[J].JUrol,1998,159:883887.

      [9] Neal DE Jr,Moon TD. Use of terazosin in inprostatodynia and validation of a symptom score questionnaire[J]. Urology, 1994,43(4):460465.

      [10] 杨世坤, 陈志勇, 竺海波,等.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合并早泄临床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6,6(110):779781.

      [11] Barbalias GA, Nikiforidis G, Liatsikos EN. ablock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s[J]. J Urol, 1998, 159: 883887.

    ↑上一篇:XRCC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膀胱癌的相关性
    ↓下一篇:阴囊小切口治疗交通性鞘膜积液术后阴囊肿胀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