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内科》

    早发与晚发老年精神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8  浏览次数:540次

      作者:郑维芳,陈素玲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精神病院,浙江 温州

      【关键词】 老年期精神障碍,早发,晚发

      精神障碍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疾病,不同年龄阶段发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本文对早发与晚发老年住院精神病病人进行临床特征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共收集了102例2006年12月本院老年病房的精神病患者。其中男性45例(44.1%),女性57例(55.9%);年龄60-89(平均70.73±6.61)岁;住院时间1 d-108月,平均(22.23±19.11)月;总病程1-624(平均198.01±178.50)月;住院次数1-11(平均3.06±2.42)次;首发年龄18-87(平均54.03±18.18)岁。按首次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首次发病年龄<60岁)与晚发组(首次发病年龄≥60岁),各为51例(各占50%)。

      1.2 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精神疾病诊断、躯体疾病诊断;精神疾病的诊断按CCMD3为标准,而躯体疾病则根据临床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SPSS软件包进行χ2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间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文化程度、病前性格、烟酒接触史均无显著差异;而首发年龄、住院次数、总病程、婚姻状况、家族史以及是否合并有躯体病等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见表1,2。

      2.2 合并的躯体疾病 102例病人中,有57例合并有躯体病。循环系统疾病最多(62例次,30.7%),其他依次为神经系统(34例次,16.8%)、消化系统(26例次,12.9%)、代谢内分泌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各21例次,各占10.4%),还有18.9%,共38例次分别属于五官、骨关节、呼吸、血液、皮肤等系统;就病种而言以高血压最多(31例次,16.3%),其他依次为脑梗死(24例次,11.9%)、心律失常(19例次,9.4%)、前列腺增生(13例次,6.4%)、糖尿病和心脏病(各11例次,各占5.4%),还有40余个病种(93例次,51.3%)。

      2.3 精神疾病 102例病人患精神疾病共107例次,以功能性精神障碍为主,62例次,占57.9%;病种以精神分裂症最多(33例次,30.8%),其次为情感性精神障碍(22例次,20.6%)。晚发组器质性精神障碍明显多于早发组(P<0.01)。器质性精神障碍中,以阿尔茨海默病(18.7%)、血管性痴呆(13.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6.5%)为主。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女性患病率较男性高,这可能与女性平均寿命较男性高,患病机率较多有关;也可能与老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患精神障碍的易感性增高有关〔1〕。本文早发组有精神疾病阳性家族史者多于晚发组,且差异显著。提示发病年龄越晚,遗传因素越小,与文献报道一致〔1,2〕。

      本文晚发组患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合并躯体病者均较早发组多,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因是老年首发精神障碍患者可能有器质性基础。一般认为,60岁以后首发精神障碍,即使没有明确的器质性依据,也不要轻易诊断为功能性精神障碍。据报道〔3〕,精神障碍患者如无阳性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起病年龄较大,社会功能水平差,伴认知功能损害,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脑影像学异常发现者,较易诊断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或疾病本身原因,往往不能准确回忆病史或描述症状,在临床诊治中尤其是在老年精神科急诊中需要排除器质性障碍以及更加全面的评估防止误诊〔4〕。

      本文早发病例离婚与未婚者较晚发病例为多(P<0.01)。由于早发组发病时,有的正处于青春期、青年期,疾病使他们错过了学习、工作、成立家庭的大好时机,或影响甚至丧失了上述能力,即使结婚,也因病人的精神症状、病理个性以及社会歧视、家庭生活负担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本文还表明在器质性精神障碍中,以阿尔茨海默病最为多见(占44.4%),其次为血管性痴呆(占31.1%),阿尔茨海默病多于血管性痴呆,与宋文英等观点一致〔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老年期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继续增多,相应的针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6〕。

      【参考文献】

      1 莫淦明,陆 泳.实用老年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5874.

      2 Kalayam B,Shamoian CA.Evolution of research in geriatric psychiatry〔J〕.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1993;8:312.

      3 于 欣,许 滨,田运华,等.老年期妄想状态的临床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6):3556.

      4 PiechniczekBuczek J.Psychiatric emergencies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J〕.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06;24(2):46790.

      5 宋文英,陈凤玲,童 慧.老年痴呆与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探讨〔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2):946.

      6 Patton D.Reality orientation:its use and effectiveness within older person mental health care〔J〕.J Clin Nurs,2006;15(11):14409.

    ↑上一篇: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7例分析
    ↓下一篇:舍曲林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心电图影响的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