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Ender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66 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10  浏览次数:697次

    作者:宋俊生,卢勇民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Ender钉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操作,闭合复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66 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6 例,其中男86 例,女80 例;年龄最大86 岁,最小39 岁,平均62 岁。左侧102 例,右侧64 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8 例,坠落伤26 例,跌伤102 例。按Evans标准分型:Ⅰ型32 例,Ⅱ型82 例,Ⅲ型32 例,Ⅳ型17 例,逆转子间骨折3 例。受伤后3 d内治疗68 例,3~7 d内治疗80 例,1周后治疗18 例。住院时间:最短12 d,最长25 d,平均18 d。术前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23 例,Ⅰ型骨折术后2~3周可扶拐下床部分负重,4~6周完全负重,其余4~6周后才部分负重。

          1.2  手术方法  入院后不需牵引,全面化验检查,同时控制内科疾病。手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透视床上进行。复位成功后,从股骨内髁上2 cm钻孔并与股骨干成45°角,置入第1根钉,弧度向内,并将钉近端7~9 cm处弯成135°~145°。当同样第2、3根置入时,每根均较前1根向前旋转12°~15°。这样使3根钉进入股骨颈时呈扇形散开,以固定股骨颈、头,在透视下观察其通过髓腔,穿过骨折部达股骨头关节面下1 cm左右,进钉的数目以能将髓腔嵌紧为宜。

          1.3  随访时间  3个月以上45 例,1年以上121 例。159 例全部骨折愈合,23 例发生髋内翻畸形,7 例死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2  讨    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伴有骨质疏松和其他内科疾病,尤其是Ⅲ、Ⅳ型和逆转子间骨折,若未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留下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后遗症,甚至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严重危及生命甚至死亡。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尽早、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以获得稳定的复位,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一是为降低死亡率;二是为减少髋内翻畸形的发生[1])。

          Ender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闭合髓内钉技术的优点,闭合穿钉,手术切口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骨折部位软组织的破坏,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骨膜血液供应[2]。本组病例均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远离骨折断端进钉,切口小,正确固定骨折断端。术中大部分解剖复位,从而促进骨折愈合,避免了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Ender钉为可弯曲的弹性髓内钉,从股骨内髁上打入通过骨折断端后呈扇形分开,并固定近端的股骨颈和股骨头,从而使近端的轴向压力可以沿着Ender钉的全长分布到骨折远端。这样充分发挥了Ender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点,在骨折部位分担了股骨内侧的压力,起到了模拟或替代股骨距的作用,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本组病例在术中无一例髋内翻,但在后期仍有23 例发生髋内翻畸形,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a)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明显,骨折愈合迟缓;b)Ender钉质量有关,在骨折部位控制旋转不可靠;c)骨折类型有关,Ⅱ、Ⅲ型及逆转子间骨折,由于粗隆间后内侧粉碎骨折、塌陷,大小粗隆骨折分离,从而使股骨头部失去支托,术中不能解剖复位,继而造成内固定失控;d)早期负重;e)早期经验不足,进行数目较少,未能将髓腔嵌紧,活动后出现退钉,骨折断端不稳所致。

          根据张松等[3]报告,使用小粗隆拉力螺钉重建后内侧支持结构,恢复股骨头颈的支撑,消除髓内翻的压力,取得了良好效果。Ender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不破坏血运、感染率低和实用价廉等优点,但对Ⅱ、Ⅲ型骨折和逆转子间骨折,由于对后内侧骨皮质和大小粗隆骨折不能解剖复位,更不能起到坚强固定而达到稳定的作用,因而极易造成髋内翻的发生。因此,在掌握Ender钉髓内固定技术的基础上,对Ⅱ、Ⅲ型和逆转子间骨折有条件选用Gamma钉和PFN,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经伟,刘文虎.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186例回顾[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15:56.

        [2]      肖湘,梁国穗.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固定技术的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82.

        [3]      张松,王晓,尹桂荣,等.小粗隆拉力螺钉固定植骨结合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9:618.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山西 长治  046204)

     

    ↑上一篇:股骨头坏死的系列MRI表现
    ↓下一篇: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