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儿童桡骨头半脱位整复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0-04-06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艾倩,杨会明,魏万富    作者单位:1 300020 天津,天津警备区门诊部 2 天津,天津骨科医院创伤外科     【关键词】  骨头

        桡骨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损伤。由于目前大多数儿童为独生子女,使家长及医生较以往更加谨慎,对医师诊断整复技术要求也更高。笔者在2003年10月~2007年3月间,共诊治112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共112例,男61例,女51例,年龄2~6岁,平均3岁。左侧54例,右侧58例。受伤原因,牵拉67例,跌倒后前臂受压35例,其他原因不明10例。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肘关节疼痛,其中有30例诉下尺桡关节疼痛。前臂旋转受限,肘关节屈曲受限,上肢上举受限。X线无异常发现。根据牵拉前臂或前臂受压病史,前臂活动受限表现,及X线排除骨折,即可明确诊断。

        1.3  治疗与结果  患儿由家长抱住坐好,伸出患肢,肘关节微屈。术者面向患儿,以右侧为例,右手握住患儿腕部,左手握住前臂近侧,旋前牵引,并用近侧手拇指向后内侧挤压桡骨头,同时前臂旋后屈肘及放松前臂,必要时纵向近侧挤压桡骨,拇指部常可感到弹跳感。再反复旋转前臂几次,患儿可主动屈肘,疼痛消失,则示复位成功。屈肘位三角巾保护3~5天,并嘱注意不要牵引前臂。按此种方法一次复位成功102例,再次复位成功7例,2例患儿不能配合,次日再次复位成功。

        2  讨论

        桡骨头半脱位有许多其他名称,如牵拉肘、保姆肘等。由Foumier[1]于1671年首先描述。受伤机制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桡骨头与颈的直径基本相同;环状韧带相对松弛[2,3]。1972年Metha[1]通过尸体解剖发现:小儿桡骨头、颈比例与成人相同。1916年Stone[1]指出:桡骨头在前方明显突出于桡骨颈,而外侧及后侧则不明显,当前臂旋前时,受到纵向牵拉,易使桡骨头脱出环状韧带,而环状韧带边缘滑向关节间隙,嵌入肱桡关节内,致桡骨头半脱位状态。在我们的这组病例,26.8%(30/112)的患儿主诉腕关节疼痛,这可能由于此年龄患者前臂的骨间膜及远侧尺桡关节韧带松弛,手或腕部被牵拉时,桡骨向远侧纵向移位,而使桡骨头脱出。在桡骨头脱位时,可能同时伴有下尺桡关节的病理改变。

        桡骨头半脱位主要表现为屈肘及前臂旋后受限。但有时患者常主诉腕部疼痛,系因脱位后桡骨骨远侧移位,下尺桡关节受到牵拉所致,故出现腕关节疼痛时亦应想到可能系桡骨头脱位所致。另外在本组病例中,31.2%(35/112)系由跌倒所致,主要是跌倒在床或沙发等物上,此病因在以前文献中均未提到[1~6]。由于桡骨头为半脱位,上尺桡及肱桡关系正常。因此在X线片表现不出关系的异常。但X线检查可以排除骨折。

        桡骨头半脱位一般手法复位都可达到目的,尚无报告需要手术治疗者。但手法复位仍需一定的技巧,否则,一次复位不成功,造成脱位关节囊局部肿胀、疼痛,患儿不能配合,使再次复位更加困难。复位方法均强调屈肘,旋转前臂纵向挤压桡骨头。我们体会到,在复位困难(也可以认为脱位程度严重)的患者,环状韧带的远侧可能也夹在桡骨头与肱骨小头之间,上述操作肯定会使复位困难,甚至不能达到复位目的,我们通过旋前牵引腕部,重现脱位机制,使桡骨头达到环韧带平面,同时使夹在肱桡关节中的环状韧带牵出,固定住桡骨头,放松旋后前臂及屈肘关节,可以使桡骨头顺利进入环状韧带内,即复位。

        桡骨头半脱位复位成功的关键是:前臂旋前牵引,挤压桡骨小头,再旋后前臂屈肘,最后反复旋转前臂。简言之:旋前、牵引、压头、放松、旋后、屈肘。

    【参考文献】1 Thomas G,Wadsworth.The elbow.Churchill Livingstone,1982,148-149.

    2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骨与关节损伤,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02.

    3 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602.

    4 John A.Skeletal injury in the child.Lea & Febiger,1992,318-319.

    5 Raymond T,Morrissy.Pediatric Orthopeadics.4 th Edition,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1996,1256-1257.

    6 Charles A,Rockwood Jr.Fractures in Children.4 th Edition,Philadelpia: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1996,878-884.

    ↑上一篇:外固定器和肌皮瓣移植治疗小腿创伤临床分析
    ↓下一篇: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