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外固定悬吊牵引治疗Colles骨折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695次

      作者:杨河江  作者单位: 844604 新疆麦盖提,麦盖提县45团医院

      【关键词】 骨折

      本院自1996~2005年期间收治Colles骨折患者186例,用石膏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患者,其中男113例,女73例;年龄10~71岁,平均51岁;左腕67例,右腕119例。按Frykma[1]分类法:关节外骨折123例,关节内骨折涉及关节面46例,关节内骨折伴尺桡关节损伤3例,合并尺骨远端骨折14例;受伤时间30min~72h。

      1.2 临床体征 腕部肿胀、压痛,腕关节活动障碍,可触及骨擦感,移位明显者,有典型“餐叉样”畸形;X线片示:桡骨远端骨连续中断,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桡骨下端关节面掌倾角度小,尺偏角度小。

      1.3 治疗方法

      1.3.1 复位 局部血肿内麻醉,病人取坐位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位手掌向下,一助手握紧病人手掌及拇指、大鱼际处,一助手紧握患肢肘上部,对抗牵引3~5min并使腕部尺偏,前臂旋前,然后术者两手食、中、环3指重叠,置于近端掌侧,向上提起,两拇指并列顶住远端背侧,向掌侧挤按,使之向掌侧复位,一助手顺势屈腕,矫正背侧移位。复位后腕关节稳定在旋前及轻度掌屈位。

      1.3.2 石膏固定 实行掌、前臂石膏管型外固定,术者两手上下环握腕部进行塑型3~5min,保持前臂旋前,腕掌屈20°,稍向尺侧偏斜位,保留手指活动功能,固定7~14天后,更换功能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

      1.3.3 术后处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用纱布绷带捆绑患肢腕部进行悬吊,坐位腕部应平齐或超过肩部,卧位以肘部悬空即可,一般悬吊时间5~7天,2~3天复查1次,观察手部肿胀、疼痛、手指麻木程度及皮肤色泽,根据肿胀消退情况,10~14天更换石膏托或小夹板,继续固定2周去石膏锻炼。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3~12个月随访,除2例畸形愈合,关节功能受限经手术治疗外,其余均骨性愈合,疗效稳定按照病种规范管理诊疗标准所定的关节内及近关节骨折疗效标准,对184例进行评定其中一级(优)134例。二级(良)41例,三级(尚可)10例,优良率达95%。

      3 讨论

      Colles骨折多发生于儿童及老年人,受伤原因多为跌伤或车祸,特别是对于严重的经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复位及固定都较困难,晚期常遗留腕关节背伸受限,疼痛及尺偏畸形,前臂旋前受限等后遗症,也是后期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良好的对位及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是治疗的关键。

      本组均用石膏托固定并悬吊牵引,应用上肢自身重力下垂作用使骨折端进一步达到复位的效果,纠正残余移位和维持骨折对位,同时,患肢的抬高促进了静脉回流,改善了患肢血运,促进骨折端肿胀的消退,减少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

      因骨折后前3天是以充血为主的“血容量高峰期”,石膏固定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肢体的皮肤色泽、肿胀、疼痛程度,防止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10~14天肿胀消退后在维持牵引下更换石膏托或小夹板,防止因肿胀消退造成固定过松,外固定失效,使骨折移位。2周后骨折有部分纤维骨痂生成时,开始加强功能锻炼,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另外,通过运动产生的应力刺激,可促进软骨形成,有利于骨折愈合[2]。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等.骨与关节损伤,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39.

      2 王柯慧,陈训华,程爱华,等.肌肉活动方式对骨痂、骨密度及X线片灰度值的影响.中国骨伤,2000,13(6):325-326.

     

    ↑上一篇: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下一篇:同侧股骨和胫腓骨并折80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