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调查

    发表时间:2010-04-29  浏览次数:586次

      作者:陈文远 张寿 丁晓莉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8

      【摘要】 目的 分析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期居住海口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群531名,准确记录其性别和年龄,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2~4)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测量,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一年内因摔倒致骨折的发生情况,并记录骨折的发生部位,进一步分析得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结果 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在男性65~69岁及75~79岁组反有略下降表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80岁以上组反而下降,骨折发生部位以髋部为主。同龄男性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均低于女性组。结论 海口地区老年人群应普及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加强锻炼,以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 骨质疏松患病率;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随之增加并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以脊柱、髋部及腕部骨折多见。但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及遗传背景不同,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也是不同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口地区老年人群骨密度(BMD)的测定及骨折发生的问卷调查,得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及1年内因摔倒致骨折发生率的状况,为海口地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60岁以上长期居住海口地区的人群,均除外心、肝、肺、肾、慢性疾患,以及内分泌代谢疾病和卵巢切除者,1年内未用过影响骨代谢药物和/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19或>28,卧床3个月以上(如偏瘫等)以及特殊职业人群(如运动员)。随机抽取531人,其中男223人,女308人。

      1.2 方法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MD型双能骨密度仪,仪器精确度1%,重复测量误差<1%。每日开机后用厂家提供的模块进行仪器校验,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符合Shewhart原则。体模连续5次测量CV为0.234%,误差为-0.581%,人体连续5次测量腰椎正位和髋部(Neck、Ward′s、Troch)的CV分别为0.326%、0.365%、0.778%、0.743%,并由专人负责测量,测量对象取仰卧屈膝固定位测腰椎L2~4正位。取左下肢外展位,支架砂袋固定踝关节外侧,测量髋部(Neck、Ward′s、Troch)BMD。仪器由微机控制,自动分析结果,参数以骨矿面密度(g/cm2)表示。在测量BMD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1年内因摔伤发生骨折者及骨折发生的部位。

      1.3 诊断标准

      WHO(1994年)提出的BMD诊断标准即BMD峰值减去2.5个标准差,定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参考值,这个标准主要是用于白人妇女。本研究参考WHO标准,即腰椎及髋部任何一个部位的BMD T值低于-2.5诊断为骨质疏松,而-2.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用x±s表示。

      2 结果

      2.1 海口地区老年人不同性别各年龄段腰椎正位L2~4和髋部BMD测定 随着年龄增加,BMD逐渐下降,但男性65~69岁组略有增加,以腰椎为明显。男性BMD均大于同年龄女性BMD,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海口地区老年人的BMD测定(略)

      2.2 海口地区不同性别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

      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以女性组明显,65~69岁及75~79岁男性组略有下降,随后又逐渐上升。见表3。表3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略)

      2.3 海口地区老年人因摔伤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

      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女性组明显,75~79岁组发生率最高,但80岁以上骨折的发生率反而下降。同龄男性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女性组,髋部骨折总发生率为6.6%,脊柱及腕部骨折总发生率均为1.5%。 见表4。表4 海口地区老年人因摔伤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情况(略)

      3 讨论

      海口地区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各部位的BMD逐渐下降,在女性中更为明显,女性BMD低于男性与国内报道基本相同〔2〕。主要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造成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明显增加,骨丢失加速,形成骨的快速丢失期有关。笔者认为绝经后无雌激素禁忌证妇女,应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或应用双膦酸盐类的药物治疗,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避免骨的快速丢失,能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男性骨量的逐渐丢失主要与运动减少或增龄有关。而雄激素水平降低较缓慢,不起主要作用。在65~69岁男性组的腰椎和髋部BMD反而比60~64岁组增加,以腰椎为明显,可能与男性此年龄组人群伴有骨质增生或软组织钙化有关。此与国内其他报道在70岁或80岁以上男女组L2~4的BMD有上升表现稍有不同〔2,3〕。因此当海口地区男性65~69岁人群测定的BMD与临床不相符时,应以髋部的BMD为主,必要时结合前臂BMD或跟骨超声BMD进行诊断,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以女性组为明显,但在男性65~69岁及75~79岁组略有降低,考虑与骨质增生或软组织钙化有关。海口地区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佛山等地区〔4,5〕。笔者认为可能与海口地区人群的身体瘦小,经济文化也较落后,群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够,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的干预措施缺乏等因素有关。

      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调查显示,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增加,以女性组明显,但80岁以上组骨折发生率反而下降。骨折发生部位以髋部为主。海口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上海、泉州地区〔6,7〕。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反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骨折是由摔倒所致,而海南地区无下雪季节,摔伤致骨折发生的几率较低。80岁以上组患者骨折发生率下降可能与超龄老人户外活动量较少,自己也较注意防跌倒,因摔伤致骨折的几率也减少。海口地区老年人的骨折部位主要是髋部,脊柱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泉州、成都等地区〔7,8〕,这与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1年内因摔伤致骨折的发生率,而脊柱骨折多数是由于长期重力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诊断需结合X片检查,因此必要时应同时行形态计量法和半定量法研究以减少脊柱骨折漏诊的可能。

      本研究在进行BMD测定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海口地区老年人对骨质疏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认为补钙或喝骨头汤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因此应加强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防治健康宣传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及高危人群应选用雌激素、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维生素D3等药物综合治疗,同时加强锻炼预防摔倒,从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 寿,陈文远,周业渊,等.海口地区一般人群的骨峰值研究〔J〕.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2003;2(4):2325.

      2 王志文,马锦富,杨定焯,等.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403.

      3 王和鸣,汪宝军,王竹风,等.福建省中老年人骨密度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4):5357.

      4 李宁华,杨定焯,区品中,等.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5):2758.

      5 张盘德,冯彦林,张自茂,等.佛山地区中老年人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8):5679.

      6 朱汉民,张 韵,朱晓颖,等.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8年间患病率变化〔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2):8992.

      7 张建新,王和鸣,张 生,等.泉州市农村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12):8603.

      8 安 珍,杨定焯,张祖君,等.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823.

    ↑上一篇: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OA和RA的近期疗效分析
    ↓下一篇: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