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特发性成年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4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卢益丽 任跃忠 刘颖芳 作者单位:31000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卢益丽 任跃忠) 321404 原缙云县第二人民医院工作 310002 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刘颖芳)

      【关键词】 骨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可分为三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2)继发性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也包括特发性青少年骨质疏松和特发性成年性骨质疏松,目前关于特发性骨质疏松的资料报道甚少,临床上易误诊;为引起重视,现结合本院2000年8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4例特发性成年骨质疏松症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患者中男3例;年龄31~55岁,平均47例。女1例,年龄39岁,行经期。4例均排除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病变者,亦排除糖尿病,严重肝、胆、肾等疾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骨量减少、营养缺乏性疾病及其它引发骨质疏松疾病和因素。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病程1~4年不等,早期表现为疲乏、腰腿酸软,6个月~1年后均有腰背疼痛及不同程度的身高缩短,1例患者1年内身高缩短10 cm,2例有骨折史(1例腰椎骨折,1例右腓骨中上段骨折)。

      1.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钙分别为9.36、9.59、10、10.78mg/dl(正常范围8.3~10.4mg/dl)。血磷分别为3.65、2.92、2.99、3.54mg/dl(正常范围3.0~5.0mg/dl)。碱性磷酸酶分别为63、65、108、280U/L(正常范围为30~140U/L)。24h尿钙磷、PTH正常,免疫球蛋白、补体基本正常。X线检查:摄腰椎正侧位片均提示骨质疏松,1例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改变,1例右腓骨中上段骨折。骨密度(双能X线测定):4例腰椎骨质疏松T<-2.5SD,3例股骨骨质疏松T<-2.5SD,1例股骨低骨量-1.0SD < T-2.0SD。

      1.4 治疗结果

      钙尔奇 0.6g 口服,1次/d,益钙宁针20U 肌注,1次/周,维生素-D3片,0.25μg口服, 1次/d。经上述治疗3个月后,4例患者腰背疼痛均有缓解,复查骨密度3例患者略有回升、1例不明显。

      2 讨论

      特发性成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发生在成年女性闭经前,男性在60岁前而没有明显诱因的全身骨代谢疾病[1]。1948年Albright首次报道了此病。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因原因尚未明确,可能的原因是骨量的峰值下降造成骨量与同龄人比相对减少。骨量减少可能在早年就已经开始,并持续至成年。骨量减少速度加快,使青年时的BMD低于骨折域值。本病没有明确的骨代谢异常,决定骨量的最基本因素是遗传基因[1]。

      本组患者均有腰背疼痛,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及增生性脊柱炎,但若年纪较轻短期内出现身材变矮或驼背、易发生骨折,不能忽略骨质疏松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是以骨密度的测量为基础的[2],BMD的T值在-2.5标准或以下为骨质疏松。4例患者T值均<-2.5SD 且排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有关内分泌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药物性骨量减少、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故诊断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4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血钙9.36~10.78 mg/dl,血磷基本正常,24h尿钙、尿磷、PTH正常,碱性磷酸酶可升高,本组有一例显著升高。由此可见特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可无实验室检查的异常表现。

      迄今为止的治疗可能使变细的骨小梁增粗,囊状骨吸收得以修补,但不能使已断裂的骨小梁再连接,亦即不能使已破坏的骨组织细微结构完全修复,因此对本病的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预防包括合理饮食(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重视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剂量分别为每日800mg和200IU),适当运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嗜烟酗酒和过量咖啡及富含咖啡因的饮料),防止外伤。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或减缓骨质的继续丢失和缓解已出现的症状,减少骨折的发生率。药物治疗主要有:(1)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从而抑制骨吸收减缓骨量丢失,同时抑制疼痛介质的释放,阻制其受体增加、β-内啡呔释放,以及对下丘脑有直接作用,从而起到有效的止痛作用。但与人类降钙素的化学结构上存在差异,因而长期使用后可产生中和抗体而使其疗效降低。(2)二膦酸盐:长期大量使用二膦酸盐制剂能提高BMD,同时会抑制骨代谢,这可影响机体修复骨细微损伤的过程,导致骨的坚韧性下降,脆性增加[3];但也有学者认为,虽然二膦酸盐制剂可增加骨细微结构损伤,但它提高了骨的三维空间结构,骨的抗骨折能力还是增强了[4]。因此这类现象的确切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编. 骨质疏松症.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45~551.

      2 张增利,刘忠厚. 骨质疏松研究新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2):107~112.

      3 Ott sm. Long -term safetu of bisphosphonates . J clin Endocrine Metab ,2005,90(3):1897~1899.

      4 Komatsnbara S ,Mori S ,Mashiba T,et al . Sppressed bone turnover by long-term bisphonate treatment accumulates microdamage but maintains intrinsic material properties in cortial bone of dog rib . J Bone Miner Res ,2004,19(6):999~1005.

    ↑上一篇:脊髓型颈椎病黑川改良术式的临床疗效
    ↓下一篇:肱骨头切除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