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Bennett、Rolando骨折

    发表时间:2010-07-30  浏览次数:587次

      作者:沙广钊 颜连启 王永东 作者单位: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邳州 221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Bennett和Rolando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闭合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Bennett骨折19例, Rolando骨折10例。术后随访,MHQ评价术后手功能。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0个月。29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术后总优良率为93%, 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Bennett、Rolando骨折方法简单、损伤小、复位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 可有效降低术后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 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Bennett骨折 Rolando骨折 外固定器 治疗效果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Bennett和Rolando骨折均涉及第1腕掌关节,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牵引固定易发生再移位。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37例该类骨折,疗效满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1 掌骨基底部骨折29例。其中男24例, 女5例; 年龄18~52岁, 平均35岁。Bennett骨折19例,Rolando骨折10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损伤, 致伤原因主要为跌倒摔伤和击打伤。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天。

      1.2 微型外固定支架构造和手术方法 微型外固定支架由连接杆和针管夹组成。连接杆的中央部分是一个可动关节, 其两侧各有一个带螺纹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针夹相连,固定针为直径1.6 mm的自攻螺纹针。首先向大多角骨桡背侧会聚状打入2枚固定针,于第1掌骨中段或近段背侧垂直骨面平行打入2枚固定针,注意避开伸指肌腱。安装连接杆,保持拇指背伸外展位牵引并挤压复位掌骨基底部,初步锁定针夹。 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复位情况,微调针夹的角度和位置以使复位满意,锁定针夹。术后2天开始拇指间关节功能锻炼,4周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部分愈合后即可有限松开针夹,以利于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的活动,6~8周去除固定针,加强掌指、腕掌关节的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价 术后X线随访,应用Machigan手功能评价法(Michigan Hand Outcome Questionnaire, MHQ, 1998)对术后手功能进行评价:患指活动度与健侧相同为优,达到健侧75%为良,达到健侧的50%~75%为中,50%以下为差。

      2 结 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4~24个月,平均10个月。29例骨折均顺利骨性愈合(图1),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经过功能锻炼,手指活动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Bennett骨折组为95%,Rolando骨折组为80%。3例出现针道感染,经局部消炎处理后症状消失。本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期内未见骨性关节炎发生。

      3 讨 论

      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中Bennett和Rolando骨折均涉及第1腕掌关节,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或牵引固定易发生再移位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切开复位有利于解剖复位、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但因其有出血、感染、肌腱粘连等风险, 必要性也受到质疑[2-3]。

      微型外固定支架存在以下优点:手术创伤小,不破坏骨折端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相对于石膏和支具固定稳定可靠,利用固定针对骨折端加压能促进骨折愈合,可早期进行关节活动,保证关节和关节面的早期磨合,促进关节面恢复平整, 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本组29例均在6周以内达到骨愈合,早期的功能锻炼使得关节的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外固定支架的作用和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复位作用,在保持软组织完整性的前提下闭合复位,通过韧带牵拉作用可恢复准确对线,并维持关节对位和骨折对位,同时可通过万向节调整受力方向帮助复位;②固定作用,外固定支架可以有效控制第1腕掌关节,通过固定针稳定骨折端并进行加压,固定牢固;③使用外固定支架可以早期行功能锻炼,防止和减少拇指僵硬的发生,有利于关节面的早期磨合,同时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④撑开作用,应用外固定支架可以撑开关节间隙,减低第1腕掌关节的负荷,减轻关节挤压对克氏针的应力,预防关节囊和侧副韧带挛缩,促进关节面恢复平整,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本组病例中2例Rolando骨折粉碎严重,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仍收到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关节面损伤较重,随访后期出现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本组病例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须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忠哲,郑 炜,易传军,等.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J].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5):289-293.

      [2] 陈山林,田光磊,田 文,等.微型外固定器系统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8):469-473.

      [3] 宫可同,阚世廉,鲁毅军,等.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2):118-120.

    ↑上一篇: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理化及生物力学性能回顾
    ↓下一篇:内固定接骨板的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