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骨外科学》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发表时间:2010-09-14  浏览次数:548次

      作者:梅海龙, 王志烈, 王军海, 孔凡奇 作者单位:(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荆门 448000)

      【关键词】 手法复位;固定;尺桡骨骨折;儿童

      尺桡骨双骨折多发生于儿童,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1],绝大多数位于尺桡骨远端1/3。由于解剖功能的复杂关系,骨折后易发生侧方、成角、重叠以及旋转移位,若治疗不当会发生缺血性肌痉挛、骨不连以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对治疗有较高的要求。2006年5月-2008年9月我科对45例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前臂中立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儿,男31例,女14例,年龄5~16岁,平均10.2岁,均为尺桡骨远端闭合性双骨折。致伤原因:以跌倒致伤最常见,占42例;重物坠落砸伤3例。本组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无合并血管损伤者。

      1.2 方法

      1.2.1 复位准备:整复前根据患儿前臂长度准备好石膏夹板、衬垫、绷带,为减轻患儿疼痛,可行局部骨折端血肿内麻醉、臂丛麻醉或基础麻醉。

      1.2.2 手法复位:患儿取仰卧位,肩外展、屈肘90°,助手双手两拇指在上,其余四指在下握住肘关节,术者根据骨折的移位成角情况握住患者大小鱼际与助手做持续对抗牵引,必要时做轻度旋转,可一定程度上纠正成角和旋转畸形。术者继续一手维持牵引状态,换位于患者身体侧方,将两手拇指置于桡骨背侧面的骨折断端上,食指位于桡骨断端的桡侧,双手其余手指扣在桡骨掌侧面的骨折断端上,反方向牵引并利用折顶法使骨折断端背侧对位,同时两食指在桡骨断端桡侧按压纠正侧方移位。先行尺桡骨侧位X线透视,若桡骨侧位X线片上对位对线好,一般尺骨侧位上也对位良好,再行尺桡骨正位X线透视,一般要求正位片上尺桡骨对线应尽量恢复,而对位理论上至少在1/3以上,但最好超过1/2,不然尺骨对位会受影响,轻微的侧方移位可经骨痂改造塑形和在日后的活动中逐渐得到纠正,切不可为了一味的追求解剖对位而反复多次复位,这样只会加重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对于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复位时应先整复桡骨,因桡骨在远端横截面较大,复位后易保持稳定,当桡骨维持稳定后再复位尺骨可增加复位的成功率[2]。一般当桡骨复位后,尺骨位置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若尺骨对位欠佳,可在维持桡骨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尺骨断端进行挤压按顶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典型病例见图1~2。

      图1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整复前正侧位X线片:近侧端向掌侧移位,成角、短缩畸形;图2 整复后正侧位X线片:正位片上有轻微的侧方移位,对线好,侧位片上对位对线均好。

      1.2.3 石膏固定:将前臂置于中立位,维持骨折位置不变,浸泡石膏,将两块石膏固定于前臂掌背侧形成夹板固定骨折断端,缠绕绷带并塑形。固定完毕再用C臂透视正侧位以确定骨折端是否移位,并及时纠正,术毕将前臂悬吊于胸前,高于心脏水平。

      1.2.4 术后处理:抬高患肢,石膏变硬后即开始手指屈伸活动,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若出现伤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皮肤苍白、青紫、发麻,需紧急处理,适当松解缠绕的绷带后继续固定。常规术后用甘露醇或七叶皂甙静脉滴注,减轻水肿,5~6 d后患肢肿胀开始消退,此时需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是否移位,并根据情况调整石膏夹板松紧度,必要时更换石膏。一般留院观察一周后可出院,门诊随访,出院时拍片复查一次,术后两周再次拍片复查,此后每两周复查一次即可,到第5~6周时去除外固定石膏,开始腕关节功能训练。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石膏固定期间均无缺血性肌痉挛发生,3例整复前有桡神经症状者未予特殊处理,肿胀消退后症状逐渐消失。随访一年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以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

      3 讨论

      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损伤之一,其治疗方法近年来报道也很多,如钢板、弹性髓内针、克氏针等。目前临床上部分医生为了一味的追求骨折的解剖复位而扩大了手术指征,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手法整复才是这类骨折的首选,既可节省住院花费,又可避免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创伤。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闭合复位后在外固定选择方面也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是夹板和石膏,两种固定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病情择优选用。笔者认为针对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固定选用两块石膏夹板效果更好。石膏夹板固定牢固、塑形能力强,在石膏未干固前可以对腕部进行良好的塑形,使石膏与皮肤良好广泛的接触,压力较均匀,对血循环和淋巴回流影响较小,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最常见的问题是缺血性肌痉挛、骨不连以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本组无一例发生上述并发症。预防骨折后前臂并发缺血性肌痉挛必须保证远端有良好的血供,在复位前需排除血管损伤,复位后常规使用脱水药,若石膏固定后手部出现张力性水泡以及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异常需及时适当松解绷带后继续固定,另外将患肢抬高以及早期握拳动作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很少发生骨不连,发生原因多由骨折断端间软组织嵌入、外固定不牢固以及复位时对周围骨膜破坏严重导致血供受影响所致,所以在整复过程中,术者一定要动作熟练、轻柔,切不可使用暴力以及为了达到解剖复位而多次整复,否则会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不连发生。骨折整复后将前臂置于中立位行石膏夹板外固定,目的是此时尺桡骨之间骨间隙最大,骨间膜和斜索均处于等张位,周围肌肉松弛,可防止骨折整复后发生再移位,并且不会对日后前臂旋转功能造成影响[3]。

      总之,手法复位前臂中立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优良等优点,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应作为治疗该类骨折的首选。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448.

      [2]李海明,贾青霞,刘 杰.儿童尺桡骨远段骨折的手法复位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32.

      [3]付春雷.手法整复尺桡骨骨干双骨折的治疗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4):3 015-3 016.

    ↑上一篇:削薄游离股前外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
    ↓下一篇: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时炎性介质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